打破“戰狼外交”誤讀:與人為善不如積極維權

時間:2021-04-07 大陆


針對中國大陸外交官員對外強勢言行,近年來各國媒體以及智庫學者將其歸因於習近平主政後對外推行強硬外交政策路線,並借用中國大陸演員吳京所自導自演充滿民族主義感性訴求的電影《戰狼》,稱此等涉外應對風格為“戰狼外交” (Wolf warrior diplomacy) 。 

 

中國大陸外交界官員對於外界採用該用辭,並無統一態度與立場,有些是未置可否,有些不以為然,並不曾援引此用語來定位北京當前對外政策基調。而有些西方政府喉舌媒體刻意放話,將“戰狼外交”比擬成毛澤東時期的“文革外交”,言過其實;刻意曲解炒作,更讓人對戰狼外交用語產生負面觀感。 

 

其實中國大陸當前政府自建政以來,外交政策雖向來秉持周恩來所策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但在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捍衛國家獨立、主權和尊嚴的不同時期對外政策上,發言立場向來堅定無比。 

 

若是回溯當前中國政府外交史,對比對外發言用辭用語,會發現現今絕對算不上是措辭最為強硬鋒利的時期。若執意認為當前北京外交界是鷹派當道所以發言強硬,恐怕是存心製造雙方外交關係緊張用於卸責的口實,如此以管窺豹,顯然未能仔細回顧北京對外關係發展的完整脈絡。 

 

中國大陸對外關係的不同階段,都會被各界冠以不同名稱,用來定位其政策基調與主要作為。在外交史上,曾經在媒體報導出現過諸如前述“文革外交”,還有“乒乓外交”、“熊貓外交”等用辭,用語或許能夠描述當時對外活動重要事件與風格,但並非官方所定義之政策基調。 

 

在中國外交專業圈內人士對外發言論述上,比較經常引述為外交作為分類用辭用語的,則是“大國外交”、“周邊外交”、“多邊外交”;其他政府部會與機構則分別提出“經濟外交”、“軍事外交”與“文化外交”等用語,但都不足以作為定位整體外交基調的用辭。 



面對中國大陸國力興起,歐美西方世界充滿焦慮,對北京對外政策疑慮重重,因此,當中國大陸對外強勢發言與強硬表態時,就會對中國大陸是否仍將維持和平共存五項原則產生懷疑。西方國家總認為中國大陸終究會走上歐美強權運用武力干預他國內政的老路,國強必霸是人類社會政治發展無法擺脫的宿命。今年3月中,當緬甸發生社會動亂,中國大陸公民受到衝擊和傷害,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希望緬甸採取切實措施,保護其境內中國公民安全,堅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卻遭到西方媒體彭博新聞社記者質疑此舉是否構成對緬甸內政的干涉。產生如此可笑聯想,坐實了上述西方存在的疑慮。

 

透過改革開放建構經濟實力,再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將產業外移,未來中國大陸民眾、企業與政府機構的對外交往來,將會愈來愈密切。去年中國大陸在修訂國防法條文時,在第22條與第68條加上“海外”兩字共計三次;其中第22條明確,解放軍在新時代使命任務增列“維護國家海外利益”,第68條最後再度重申此項任務,並且毫不含糊地明確表述“依照國家有關法律運用武裝力量,保護海外中國公民、組織、機構和設施的安全”。 

 

所以,國際社會認為中國大陸將來會有可能以具體武力行動干預他國,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不過,若像前述媒體胡亂上綱隨意牽扯,北京外交界或必須思考:積極維護國家與公民在海外利益,如與其他國家所發生事件或是政策產生矛盾,在奉行和平共存五項原則、秉持互不干涉內政的外交政策綱領下,究竟要取捨何種標準? 

 

其實,如果是依據國際社會普世標準,能夠獲得國際法理支持,對於特定國家在其內部施政上,針對中國大陸政府機構、企業與公民,所採取違反國際公義的歧視性待遇與政策,透過外交管道以正式照會方式提出異議,這絕對不能算是干涉他國內政。

 

北京經常對其他國家強硬表態,要求其不要對中國內部事務說三道四,並斥責此種行為屬干涉內政。與其老是被動還擊,毋寧主動出擊,也許北京應當找些對方國家內政不修,但卻影響中國駐外機構、企業或是公民基本權益話題,讓對手反省,照照鏡子看到自身亦有必須改進之處。

 

針對他國對中國大陸所提不實批評,北京外交發言人經常藉由歷史證據反諷評議對方紀錄難堪,但是目前此種作法並不能夠產生效果。因為西方世界許多國家人士認為,無論先人如何作惡多端,都已經是過往歷史,帳也算不到自身頭上,所以仍然厚著臉皮繼續大放厥詞。

 

既然在口舌上討個痛快,拿出發言者骯髒歷史去羞辱對方沒有結果,不如就談今生將帳目算個仔細。假若中國大陸與人為善,對應爭取權益保持緘默,會讓對方輕視難獲善意回應,那麼不如積極尋找議題,依據國際規範爭取公平待遇,才能在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上,找到合理立足點。

 

西方國家恃強凌弱有其無法察覺和反省的劣根性。若要積極維護自己權益,就必須針對大國強權,揭露其國內自由民主人權的不及格事證,扯破其自許道德正義的假面具,同時更必須對國力相對貧弱國家審慎發言。國力雖有高低差別,但尊嚴等值。

 

在此等外交攻防上,考量其他國家對此觀感,刻意顯現自身不會因為對方實力強弱而待遇有所差異,才是面對國際社會最有可能獲得利基政策與應有態度,假若在外交上是嫌貧愛富欺善怕惡差別待遇,那就真正對不起中華文化最基本涵養要求! 

 

 

(作者是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三策智庫特約政治評論作家)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