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無法阻止中國崛起 台灣莫因“台獨”妄想而當炮灰

時間:2021-04-15 軍事與安全




一幀美國的驅逐艦監控中共遼寧艦的照片被刻意地釋出了,這位導彈驅逐艦的艦長翹著腳盯著看似只有千餘公尺外的航母。他的肢體動作尤堪玩味,它呈現的是監控者刻意表露的輕鬆心情,但也隱約地展示出對被監控者的輕蔑態度。

 

不過,它還顯露了更為深層的東西:一是美國的戰略焦慮,一是區域內的緊張情勢。美國派了一艘驅逐艦一路跟監,其實是一種不安,擔憂這艘航母可能的舉措,因此要有一艘可以直接目視它的軍艦時刻尾隨,好作立即的解讀與因應;而照片所顯示的兩艦距離,又表明美中的戰火可能在不經意的情境下,不慎引爆。

 

但美國只想讓人想到表層的意涵,就是美國迄今依然無人能敵的海洋艦隊,並不會將遼寧艦這種等級的航母當成對手,因此驅逐艦上的指揮官,可以斜躺在椅子上,冷眼旁觀。

 

可是,這樣的對峙與監控,並不會真的產生任何壓制作用,反而顯露了美國的焦慮。羅斯福號在拜登上任後,已經至少三次進入南海了,這反映的並不是威懾的增強,而是威懾的減弱。要到了別人的家門口才能產生威懾,意味著威懾輻輳半徑已大幅縮短,美國的航母在大洋上航行早已不像過去那樣,被人當一回事!

 

一個未經證實的訊息是,羅斯福號4月4日穿過馬六甲進入南海後,派出了F-35B匿蹤戰機與EA-6電戰機逼近中方控制的島礁上空,隨即被大陸的導彈火力鎖定,只好立即表明它是進行一次自由航行的任務,以避免一場因誤判而衍生的戰爭。

 

不過,五天之後它卻又與馬金島號兩棲艦隊會合,展開名為“遠征突擊行動”海軍整合演習。它的目的是,繼續保持那個從10年以前就開始時刻強調的宣示:這個海依然並永遠會是美國可以操控的海域,美國不會離去。

 

但這些行動其實是沒有實質的戰略意義的,北京並不希冀有一天,這裡變成中國純粹的內海,從來不曾期待美國的艦隊從此被驅趕出去。既然如此,自由航行的宣示就是多餘的,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空洞的、沒有目標的巡弋,就像打在棉花裡的拳頭,沒有著力的地方。

 

除非,美國的目標是在一個適當的時刻,藉由一場局部戰爭,讓中國退回到往昔那吳下阿蒙的位置,但這在有識者的眼中,無疑是一種奢望。美中都是核大國,一場相互克制的局部戰爭,傷害不了中國,卻可能讓美國的威信盡失;但若是不計代價的打一場大型戰爭,其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不可能只有中國被削弱,而美國卻毫髮無傷。

 

從美國務卿布林肯接受NBC訪問,對大陸若犯台是否將以武力協防的問題,仍然保持模糊,可以想見美國對一場顯然將賠上無量鮮血的戰爭,還是十分猶豫與畏縮。

 

很顯然,美中的真正戰場在科技與經濟,而不是軍事。但在這個戰場上,美國的勝算看起來也是十分渺茫的。美國真正領先的科技領域是半導體,但也僅止於半導體的設備而已,如今它連集成電路的製造也已經落後,要想憑一己之力趕上台灣與南韓,恐怕還要若干年。這與中國大陸的情況類似,只不過它還有Intel,且落後的幅度並不太大,而且南韓、台灣仍必須聽令於它,北京卻只能自力更生。

 

不過,北京並不是無法可想,它的企業正在奮發圖強、苦心鑽研,並且有過去帶領過台積電突破瓶頸的靈魂人物坐鎮其中,而它的大學理工畢業生數量讓它可以集中全力,一點點攻堅。更重要的是,中國如今坐擁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讓全球的科技產業在理性上都不可能與它切割,美國不可能築成一道經濟的馬奇諾防線,卻讓它自己的高科技產業在防線後頭逐漸枯萎而凋敝。

 

然而,在窮盡所有的氣力與手段,都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後,美國非常有可能鋌而走險,尋求以它唯一可恃的軍事力量,製造一場代理人戰爭,讓中國陷入戰火,讓它的發展立即停頓下來,最好是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而最容易被推上火線的,就是台灣。

 

這就是這一幀近距離接觸的照片,所透露出來的某種血腥的氣息。雖然那位艦長好像氣定神閒,認為戰爭還遠得很,但這一幀照片之所以被刻意露出,不也隱約地表明了,美中的競爭最後勢不可免地必須要用戰爭去解決?就算美國沒有要直接介入。

 

所以,台灣從這幀照片唯一應該領悟的啟示是:絕不可因為心中那一貪嗔的“台獨”妄想,當了美國遏制中國最終崛起的砲灰!



(作者是台灣媒體人)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