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戰略穩定” 中國壓力或大增

時間:2021-06-17 軍事與安全



隨著拜登與普京上演一場跨大西洋的“歷史性”握手,之後又各自召開記者會,美國第46任總統的首次外訪——歐洲之行算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6日下午,俄美日內瓦峰會結束,加上茶歇時間,總共歷時約四個半小時。會後,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他與美國總統拜登“談得不錯”,雙方討論了戰略穩定性、貿易關係、地區安全和網絡安全等問題。拜登則告訴記者,與普京的“整場會議語調是良好正面的”。

 

稍後,白宮網站發布題為《美俄總統戰略性穩定聯合聲明》的文章,稱“即使在(關係)緊張時期,美俄雙方也能夠在確保戰略領域的可預測性、減少武裝衝突風險和核戰爭威脅的共同目標上,取得進展。”該份聯合聲明還提到,美國與俄羅斯不久之後就會展開綜合性雙邊戰略穩定對話,尋求為未來的軍備控制以及降低風險措施奠定基礎。

 

美俄“戰略穩定”對美中俄大三角影響幾何?



拜登此次歐洲之行,是由一系列“峰會”構成。從美英峰會、七國集團(G7)峰會,再到北約峰會、美歐峰會,最後是美俄峰會。雖然美俄峰會基本上類似於考試中的“附加題”——答對了可加分,不答或答錯也不減分,而且事前雙方都極力壓低對會談的預期,但是卻是拜登此訪的壓軸戲。因為沒有美俄的“戰略穩定”,歐洲就會疲於奔命,美國“團結歐洲盟友”的意圖就會落空,因此美俄的“戰略穩定”是美歐關係“重歸於好”的大前提。那麼,美俄“戰略穩定”對美中俄大三角中的中國將構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最直觀的結果可能是,若美俄能減少武裝衝突風險,尤其在歐洲方向;並在軍備控制領域取得進展,減輕美國本身的壓力之餘,還為美國的歐洲盟友解了圍。那麼,美方將更有機會騰出手對付中國了,中方的壓力將會增大。儘管“戰略穩定”目前僅僅是兩國首腦的共識,而且是作為目標提出,未來仍充滿變數,談不好,還可能從“戰略穩定”倒回到“戰略不穩定”。要知道,在歐洲方向,北約與俄羅斯的衝突風險自蘇聯解體以來不斷積累,要消除這種潛在風險絕非一朝一夕即可“建功”;根源於各自的戰略目的,美俄在歐洲的博弈,甚至永遠不可能消停;同樣,軍備控制更是世界性難題。

 

實際上,作為國際舞台上的“超級玩家”,在“拜普會”之前,俄方一再對外放話近年來中俄戰略夥伴關係處在歷史最高水準,雙方在政治、經濟、科技等各領域保持高度信任和合作;普京還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記者誇讚中國,稱中國是一個友好的國家,它不像美國那樣宣布我們為敵人。然而,國際政治“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中俄關係再鐵,中國也不能“一邊倒”依賴哪一方的“盟友”。上世紀50年代,中蘇關係從結盟到關係破裂,殷鑒不遠。盟友有多“可靠”?從普京談中國台灣問題,即可一見端倪。

 

若解放軍“武統”台灣 俄將如何反應?

 

美俄峰會雖然未涉及到中國台灣問題,可是拜登和普京會面前夕,在NBC對普京進行的專訪中,不僅談到了台灣,而且在採訪快接近結束時,資深國際新聞記者凱爾·西蒙斯還問了普京一個敏感並且難以作答的問題:“如果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台灣,俄羅斯將如何反應?”普京反問道,“什麼?你知道中國大陸準備武力統一台灣?我對此一無所知啊。”

 

從西蒙斯與普京圍繞台灣問題的一問一答,反映出如下幾個層次的問題。

 

第一,美方,起碼是美國主流媒體相當關注台海問題,尤其是台海戰事。這也間接證明了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今年5月1日發行的期刊所言不虛: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該雜誌提出的台海若爆發戰爭將成災難,美國和中國須極力避免等等警示,在西方社會有了廣泛的共識。

 

第二,美國社會擔心一旦台海真的爆發戰爭,美軍將被拖入其中,而且未必能戰勝中國大陸。因為,美軍方在近年來的多次兵棋推演台海戰事中幾乎沒有贏過,連美軍方人士都帶頭拋出“台灣保不住”的論調。

 

第三,美方很關注,台海戰爭若爆發,中國將有哪些盟友可供助力?一般而言,中國大陸最有可能的強大盟友,無疑首推俄羅斯。所以,西蒙斯作為資深媒體人向俄羅斯總統提出了此類問題就不奇怪了。

 

第四,普京在問答相關問題時,完全是滴水不漏。他將記者提問視為假設性的問題,是“虛擬語氣”,並以“政治沒有如果”加以搪塞,並進一步明確說,“但幸運的是,還沒有發生軍事衝突。”總之,普京在台灣問題上,沒有給美方或美國媒體予以可供參照的“變量”。萬一台灣海峽爆發戰爭,不知道俄羅斯一方會做何想法與舉動?



大陸民眾對統一台灣獲盟友支持有期待

 

說到這裡,中國大陸的讀者、網友可能要失望了。作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的中俄兩國,在中國最核心的利益問題上,怎麼無法像美日那樣步調一致?這或許就是中俄準結盟而不是結盟的必然結果吧!

 

作為中國人,台灣問題是心中永遠的痛。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統一台灣勢必難度加大;從老百姓的角度,還是希望中國的友好國家能跟中國大陸站在一起,為統一台灣、尤其是萬一需要“武統”台灣時助一臂之力,以打破美日等國的聯盟。一件事情足以將上述心跡表露無疑。



今年3月8日,正在北京列席兩會的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列·傑尼索夫,接受鳳凰衛視節目採訪,在談到“修高鐵到台北”的熱點話題時稱,“中國能建造大橋,正如我們在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看到的那樣。所以從技術層面上講,中國完全有這個能力。我從來沒有去過台灣省,如果以後有機會去台灣省的話,我當然更願意坐高鐵去。”該節目還沒播,只是預告片用了一個俄大使的同期聲,隨即引發廣大網友的熱議;可見,俄羅斯對台灣的態度,對中國大陸的民眾而言有多重要!

 

 

(作者是香港資深媒體人)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