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來襲:美聯儲“鴿”聲一片旨在為經濟背書

時間:2021-07-20 經濟與科技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美國通脹連續三月“超標”。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5.4%,創2008年8月以來新高,核心CPI同比增4.5%,創1991年11月以來新高。此外,美國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增長7.3%,這一數據同樣大超市場預期,創1982年以來新高。

 

其實,美國通脹從3月份即已開始,但是美聯儲前所未有的有耐心,在6月份通脹指標“爆表”後,美聯儲還是“鴿”聲一片。美聯儲如此,市場反應卻是異常敏感。6月份通脹數據公布後,當日美國10年期美債收益率站上1.4%關口,創下近一周新高,美元指數也走強至近期高位。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重申“鴿派”立場,強調通脹水平只是暫時高企,這和鮑威爾近幾個月的立場保持一致。其實,美國通脹脹個不停,市場皆知內中邏輯,從特朗普時期到拜登接棒,美國貨幣政策一直汩汩放水,財政赤字高居不下。從紓困計劃到大規模基建再到所謂科技創新投資,拜登把燒錢買增長、投資化解美國競爭力後勁不足的焦慮呈現到極致。因此,開動印鈔機,將美元剩余價值用盡,成為這屆美國政府救經濟的唯一手段。無論從市場預期還是基本邏輯看,美國“錢毛”都是必然的。且不說本次疫情,從上一個周期的華爾街金融危機看,美國幾輪量化寬松(QE)後,美國通脹也是溢出到全球,使得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一直未能消弭。到新冠疫情來臨前,美聯儲也沒有真正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

 

鮑威爾將美國連續數月的通脹慣性稱作“暫時”,目的就是一個,為白宮的經濟政策背書,讓這輪美國大水漫灌的貨幣政策取得令白宮滿意的效果。

 

客觀來說,美國疫苗接種速度加快,至今年上半年,美國疫情形勢好轉。拜登政府預期美國很快就能全面開放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長或達20年來的高點:7%。雖然這比年初各大機構對美經濟增長的預期有所回調,但7%的經濟增長速度足以讓美國引以為豪了。然而,進入7月份以來,美國疫情的有所反彈則給美國敲響了警鐘,若提前開放經濟美國或迎來新一輪的疫情。

 

也有機構對美國經濟走勢不那麽樂觀。7月16日,美國銀行表示美國經濟已過了經濟增長和通脹的峰值,並下調了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預估值,從此前的7.0%降低至6.5%。


看來,不確定性依然是拜登政府面臨的難題。即使美國疫情得到真正好轉,若全球疫情仍未好轉,全球化背景中的美國經濟也將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和特朗普時代的單邊主義不同,拜登政府追求的是“美國回來”,這雖然具有濃厚的政治意識形態色彩,但也不可否認美國經濟要真正復甦,必須重新回歸經濟全球化。

 

按照“美國回來”的定義,美國也要在西方貿易夥伴的全球化中發揮關鍵作用。只是,英國7月19日的全面解封對仍嚴峻的疫情現狀影響幾何尚不清楚;歐盟則在抗疫和開放的選擇中繼續焦灼。而不管美歐等西方世界如何,中國依然是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今年上半年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對美進出口額都在大幅攀升,中歐貿易額也是一樣。這也意味著,不管美國還是西方通過政治手段怎樣加強反華,貿易依然是割舍不斷的紐帶。當然,這也讓美國陷入困擾乃至尷尬:對華極端競爭已成政策主調,中美貿易紐帶難免會受到影響,成為美國經濟不確定性的關鍵因素。

 

繼續通過寬松貨幣政策維持經濟增長,成為美國政府的唯一選擇。這並不奇怪,從國際金融危機到本次疫情衝擊,美聯儲所能用的刺激經濟手段只能如此。何況,拜登政府還有更強大的寅吃卯糧的大規模開支計劃。忍受通脹,保證經濟增長,提振市場信心,實現年內經濟高速增長(7%),將是白宮和美聯儲的共同目標。在此情勢下,鮑威爾自然“鷹”不起來。

 

聯想到鮑威爾在特朗普時代的“懟”——始終不配合特朗普實施零或負利率,惹得特朗普要砸了鮑威爾的飯碗。似乎,鮑威爾親拜登而討厭特朗普。其實不然,當年特朗普逼美聯儲實施寬松政策,是為了個人私利的競選連任,如今替拜登背書則是為了國家利益救經濟。不要太高估美聯儲的獨立性,為美國經濟背書才是其使命。



(作者是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