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強峰會幕後諸多細節檢驗大國關係

時間:2021-11-17 軍事與安全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兩強領導人峰會順利如期召開,儘管真正開場前,雙方外交政務首長穿梭往來密集協商,但若欲充分理解大國關係,掌握峰會幕後諸多細節,以便看清楚其中玄機,確實是相當重要。

 

針對本次兩強視訊峰會,大陸學者北京大學王棟教授指出,從時間節點能夠配合北京作息看,此次顯然是中國大陸掌握主動。其實9月份上次高層通話時,筆者就已在媒體公開指出,北京在發布新聞稿時,依循舊例強調係應約通話,但只要思考到通話時間挑在了華盛頓晚間下班後,而北京卻是早上正常辦公時間,旁觀者就應該看出主動權操在何方。

 

當時筆者更深入說明,“對照通話後發布新聞時間點,如何搭配平面媒體爭取版面,或是電子媒體黃金時段,然後再找到政治評論者配合發言解析通話內容,時間點絕對是個敏感觀察點。”就是在明白點破就此等庶務安排來看,華盛頓顯然是對北京有所讓步,就高峰通話來說必然是有求於人。

 

吾人必須理解到,領導人進行高峰會談,必然後續要藉由媒體進行政治運作,否則不就是毫無所獲白費力氣一場?儘管目前就媒體生態來說,真正決定性戰場,早就從傳統平面報章雜誌與影視媒體,轉移到網絡媒體;但如何在平面媒體爭取版面引領輿論走向,或是在影視新聞媒體黃金時段卡位,搭配政治評論專業人士,呼應通話內容解析雙方外交攻防得失,時間節點絕對就是關鍵因素。

 

對於政治人物與其核心幕僚團隊來說,在領導人高峰會後,掌握媒體效應與公眾反應,攸關政治氣勢、民意指標與選舉票房,所以在峰會後能夠掌握有利時間節點,順利獲得發布新聞起手式,確實相當重要。因此拜登政府國安團隊願意進行此項高峰會,即便在峰會結束時,華盛頓當地時間已經是午夜,完全不利於發布與操控媒體新聞,這就更可讓人看出華盛頓希望促成峰會之急迫感。

 

峰會結束後,白宮循例發布新聞稿,最初忙中有錯,居然先在官方網頁貼出個文不對題新聞稿,後來很快將錯誤新聞稿下架,更正為正確版本。本次白宮新聞稿依循慣例,僅陳述本身所持立場,而中方透過新華社報導,內容相對詳細,特別是針對台灣問題,習近平將北京立場明確陳述,更將拜登回應詳細說明。

 

不過在此要特別提醒,除以“Readout of President Biden’s Virtual Meeting with President Xi Jinp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拜登與習近平視訊會議的解讀》)為題之峰會後新聞稿外,其實在峰會開始前一日,某些美方匿名資深行政部門官員曾就本次峰會,透過視訊會議,接受過媒體詢問相關背景及說明資訊,而且整個紀錄都在峰會召開前當日,以“Background Press Call by Senior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on President Biden’s Virtual Meeting with President Xi Jinp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政府高級官員就拜登與習近平視訊會議的背景簡報會》)為題公布於白宮網站。

 

最值得注意之處在於所有與會媒體記者都同意,對外不揭露對話資深官員姓名,僅以“senior administration official”(政府高級官員)稱之,並且在美東時間11月15日清晨5點之前,不得對外報導或透露視訊會議所獲知資訊。從對話內容觀察,由於記者提出曾經分別閱讀過美國國務院與中國大陸外交部,就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通話內容所發聲明,其實就可以推估到提供此項背景簡報官員之位階與隸屬單位。就研究本次峰會之學者專家來說,深入研讀該項專門為媒體記者提供的背景說明資訊問答紀錄,將是絕對必要之基本要求。

 

除前述兩份新聞稿外,白宮發言人辦公室更發布另份以“Remarks by President and President Xi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efore Virtual Meeting”(《拜登和習近平視訊會議前講話》)為名的對話紀錄;其中詳細記載拜登與習近平雙方在會議開始前相互寒暄過程。由於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在高峰會後曾以“Xi-Biden meeting: ‘Thorough, in-depth' talks conducted on Taiwan question, trade, climate change”(習拜會:就台灣問題、貿易、氣候變化進行“徹底、深入”談話)為題發布英語新聞,並附上剪輯過的寒暄過程之錄影片段。假若希望能深入掌握峰會正式開場前雙方寒暄互動狀況者,倒是可以對比美方所公布對話紀錄與中國環球新聞網之剪輯影像,應當亦可看出某些漏網資訊。

 

再下來就要談幾個幕後花絮,就雙方願意釋出相關資訊來看,讓人感受到此項峰會過程應當算相當順利。

 

首先就是媒體注意到美國總統拜登的出席地點是在緊鄰其白宮西廂橢圓形辦公室的羅斯福廳(Roosevelt Room),中國大陸則將地點安排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相關媒體報導自然就針對雙方選用視訊對話地點加以介紹,甚至連習近平座位後方夙負盛名之《幽燕金秋圖》以及羅斯福廳內相關家具擺設與該廳用途都帶上幾筆,由此就可看出雙方照表操課並未搞僵。

 

此外,雙方共同與會之政務首長與幕僚主管名單亦很快曝光,中國大陸方面包括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再加上主管對美事務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而美方與會官員則是包括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貝爾(Kurt Campbell)、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以及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席恩(Jon Czin);種種跡象看來,確實相當正面。

 

至於峰會後在台灣所引起的新聞震蕩,基本上是聚焦在拜登到底有沒有提到不支持“台獨”,由於美國白宮新聞稿上並無斬釘截鐵提到這句話,但新華社發稿時卻指稱拜登表示“美國政府致力於奉行長期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希望台海地區保持和平穩定”。因此又讓相關字辭成為網絡熱門搜尋焦點。

 

事實上,要把政治學搞到修辭學真是無聊到極點,許多自作聰明的學者專家還在那邊說文解字,為美國政府解釋,認為是刻意保留模糊空間,這真是又在販售政治搖頭丸。假若這些學者專家認為拜登沒有如此講,新華社發稿是在漫天撒謊,為何不直接發個信給白宮,提醒拜登新華社在曲解造假,由白宮出面來闢謠,總比越俎代庖尤其代表白宮對外發言與解讀來得有道理吧?

 

這些學者專家花功夫在不斷澄清,拜登到底有沒有講“不支持台獨”時,為何沒有勇氣出來說,拜登支持不支持其實不重要,“台灣獨立”能否成功還是要自己“爭氣”!假若一方面要追求“台獨”,但又要對著華盛頓搖尾乞憐,深恐拜登要是真講出不支持“台獨”,就會讓“台灣獨立”信念崩盤信心潰散,那麼這樣追求“台灣獨立”,不就是個要看人臉色的假話與空話嗎?

 

華盛頓與北京雙方試圖改善關係,其實是個艱難挑戰,希望將兩邊關係搞壞,期望能混水摸魚從中取利者大有人在。雙方關係搞到如此地步重頭再來,原因相當之多,但目前看來,只能算是開始升溫,想要完全融冰,還要靠雙方努力。而台灣永遠是個無法迴避議題,站在海峽此岸,看到華盛頓與北京改善關係,面對問題確實更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作者是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三策智庫特約政治評論作家)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