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40年:為中國改革朝向探路

時間:2020-10-21 大陆



深圳長到今天的40周歲,很不容易。從初生嬰兒的爭議,到成長過程中的質疑和諷刺,再到力排眾議艱難成材,終於有了現在經濟騰飛到令人瞠目的輝煌。成為經濟特區前的深圳,GDP只有1.79億元,還不到香港的1%;2019年深圳的GDP是2.69萬億元,已經超過香港。如今,深圳已從一個邊陲小鎮(也有人稱為小漁村)躍入亞洲經濟總量第四的現代化科技大都市行列。

 

隨著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深圳的發展格外引人注目。特朗普政府下手遏制的幾家中國著名企業,大都是在深圳闖出名堂的,例如華為、中興、騰訊、大疆......

 

冷靜的深圳原市委書記厲有為

 

深圳的創業密度是中國第一。有報道稱,深圳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的企業就超過17000家。深圳已有八家上榜世界500強企業,僅次於北京和上海。無疑,深圳是個造夢的城市。

 

深圳的成功,從上到下有很多熱烈的討論與總結。然而,在這個“熱度中”,並不乏冷靜的人,比如深圳原市委書記厲有為。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的國慶前夕,厲有為寫了一篇《路在何方》的長文,分上下部分,連續兩天發表在《香港文匯報》上。他認為:“此時,擺在我們面前的有三條路:第一條路是改革上層建築,來適應現實的已經變化了的經濟基礎;第二條路是改變現在的經濟基礎,往回走,來適應上層建築;第三條路是誰都不改變,維持現狀,實行雙軌制運行。”


厲有為在文中連問13次的“路在何方”,一如既往展示著一種不畏艱險的“深圳精神”。因為中國以及深圳現在也處於十字路口,當前面臨的問題並不比當年少。總書記習近平在深圳建立經濟特區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重提“摸著石頭過河”,似乎也是一種回應。


厲有為舉例說明:在過去批判“私有化”下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生命力強大,華為等民營企業如今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強烈打壓,就完全證明了民營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但在中國法律中只承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這意味著“私人财产有原罪”,因為庞大的私人财产在未经法律认证合法前都处于“不合法”的状态。

 

他指出,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告訴我們,社會主義有私有制,資本主義有公有制,是否讓私人財產和公共財產都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並納入法律,這涉及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之間的問題。在法律政策上對民營經濟低人一等,在資源分配上厚公薄民這種情況,在地方政府官員中是較為普遍存在的。所以我們仍然站在十字路口。

 

厲有為還端出了鄧小平的一句名言:“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1992年鄧小平南巡時偕夫人與厲有為(右二)等人合影)


在呼籲政府法律應當切實保障企業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之後,厲有為表示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一定會有所作為!一定會有新的突破!”

 

袁庚是深圳起飛的重要功臣

 

深圳的崛起,與一個響當當的人物有密切關係,他就是袁庚,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

 

袁庚在深圳實踐的24個全國第一,包括:率先實行人才公開招聘,率先改革人事制度,率先進行民主選舉……1981年,時任蛇口工業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的袁庚喊出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口號,曾經風靡大江南北,得到鄧小平的認可。三年後,袁庚出任深圳蛇口區委書記。



1988年他71歲時,又在全國“出了一次大風頭”。

 

當年1月13日,在蛇口招商大廈一個普通會議室裡,一場“青年教育專家與蛇口青年座談會”掀起了驚動全國的風波。那天,與會的教育專家李燕傑、曲嘯、彭清一,頭上戴著享譽中國的光環,就人生價值問題與蛇口青年展開了激烈爭論。

 

其中一位蛇口青年說:“三位老師的思想在蛇口是沒有市場的……”這位青年認為,對祖國愛的表達,不應是虛的、假的、空頭的,而是“要用自己的勞動表達對祖國的愛。我們自己勞動了,勞動成果就該自己享受。”

 

事後通過媒體傳播,這次座談會引發了“蛇口風波”。在全國範圍掀起了有關新時期青年思想工作的大討論,甚至觸及到了意識形態的改革層面。

 

同年8月,袁庚在《人民日報》上公開表明:在蛇口不許以言治罪,並讚賞“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表不同意見的權利”。8月6日,《人民日報》發表7000字長文《“蛇口風波”答問錄》,並就此開辟專欄展開討論。

 

從8月8日到9月14日專欄結束,從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紛湧到人民日報社的信件,只有17.4%傾向或讚同三位專家的觀點。全國幾百家報刊紛紛就此發表文章,絕大多數都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改進。

 

1993年袁庚75歲時離休,晚年一直在蛇口定居,始終關注深圳的發展。2016年99歲時,曾經在深圳發展中“左突右撞”闖出一片空間的袁庚駕鶴西去,留下了渴望進一步改革的遺願。

 

深圳的命運關乎中國命運


深圳“從無到有”一路走來,打破束縛、解放思想是重要的助推器。


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方針,批判了“兩個凡是”,根據鄧小平的指示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全會高度評價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號召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其後,深圳特區應運而生。

 

現在,深圳同樣面臨著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問題。所以,習近平在大會上表明,“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

 

習近平有這樣一段闡述,“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於40年前,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高改革綜合效能。”

 

中國最近不斷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這個大變局進一步加速演進。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的關鍵節點,這也成了世界格局再構的一個分水嶺,中國若能抓住這個機遇走對方向,大膽改革和穩步推進,中國的真正崛起實在可期。

 

這次中央給了深圳不少改革大禮包,並且明確表示,在關鍵領域給深圳更多自主權,讓深圳成為中國的綜合改革試點。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深圳必須要打好成立特區40年後的戰役!

 

社會上有一股“邪風”,試圖否認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功績。此次習近平總書記一行人在深圳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表達對鄧小平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不啻為一種以正清邪的態度。

 

深圳的改革,預示著中國的改革朝向,所以深圳的命運,亦關乎著中國的命運。除了中央的改革決心,深圳更需要袁庚那樣的帶頭人。加油,深圳!

 

 

(作者是資深媒體人,三策智庫高級研究員)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