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綜複雜的疫苗國際政治經濟學

時間:2021-02-23 經濟與科技


過去一年來,國際社會飽受疫情摧殘,不但各國經濟生產與社會生活嚴重失序,甚至讓許多強權大國的公共衛生醫療保健真實面貌嚴重曝光,社會保障與緊急應變更是荒腔走板,大國威信與強權威望亦隨著疫情失控而滑落谷底。

 

目前各方疫苗研發測試作業逐漸成熟並上市,在疫苗認證與施打過程上,強權大國又開始藉機大做文章,所有相關舉措與管制規範,就成為了目前國際社會逐漸成形之疫苗國際政治經濟學具體內容。在深入探討疫苗國際政治經濟學之前,吾人必須先對疫苗有下列基本認識:

 

首先就是疫苗並非面對疫病病原體,絕對能夠產生抗疫效果之仙丹妙藥,各個國家與藥廠所研製的不同疫苗,都是各自運用差異甚大之生物化學技術製成,雖然各個疫苗都有其各自宣稱之防疫有效率,但此等數字在不同環境條件下,還會產生重大差異,所以即使接種了疫苗,仍須注意公共衛生與各項保健措施,不可掉以輕心。

 

其次就是各國必須理解,儘管強權大國確實可以針對藥廠發揮政治影響力,以便優先獲得疫苗,但是疫苗產製畢竟是在商言商,產製過程必須受到經濟供需法則約制,同時亦受到藥廠在全球營運架構下,與各個不同國家政府機構或是商業組織所簽訂商約條款約束,所以疫苗生產、配銷與交貨,都必須同時兼顧政治經濟與商業規範,同時在某些社會還要面臨更多社會規範,這些都是疫苗上市後必須遵從之營運體制,絕無捷徑或是後門可供繞道。

 

再者是疫苗生產受到科學法則與藥廠生產條件約制,產製進度絕對不可能在政治力壓迫下超過極限,所以不論政府如何強勢運作,仍然必須耐心等候藥廠依循生產製造與品質檢驗規範,生產足夠數量之疫苗,以便滿足其民眾防疫需求。許多國家政治人物為能爭取選民支持,大開政治支票,做出極度誇張的政治承諾,但能否不讓民眾期待落空,或是政治支票跳票,到最後還是要看藥廠臉色,政治再強勢也無法顛覆科學法則。

 


此外,就目前各方疫苗在國際社會獲得認證與施打涵蓋範圍觀察,其實亦在相當程度上顯現出不同的政治脈絡與勢力範圍。西方世界所產製的疫苗除優先供應本身所需外,針對特定對象國所構成之供貨關係,與國際政治關係圈相當吻合。與中國大陸友好的第三世界國家,在無法獲得歐美西方國家提供援助前提下,轉向北京請求支持,因此施打疫苗當然就是由中國大陸提供。

 

同時,各國疫苗認證上市的作業程序,其實並非完全依據國際標準規範,在表面申請與檢驗認證作業背後,不無商業競爭考慮,因此才會產生中國大陸所產製疫苗在全球某些國家通行無阻,但卻在歐美國家屢被留難,並且受到多項質疑與挑剔。正因西方國家面對中國大陸所產製疫苗之商業市場競爭壓力,才會運用某些潛在規則與小動作加以延宕推遲,但不論將門檻提到多高,最後還是要依據科學基礎才能算數。

 

而且就疫苗來說,除防疫效用高低外,其他技術指標亦是市場競爭中的關鍵因素,當然亦是疫苗國際政治經濟學中相當重要內容。此等技術指標包括運送與保存環境條件,疫苗施打後接種者副作用強烈程度,以及疫苗與接種者本身健康條件相互作用下所受限制,最後就是疫苗保存期限、施打次數以及接種產生足夠抗體後之有效期程長短。

 

目前的疫苗市場,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未來透過實際驗證與市場競爭,希望可以逐漸淘汰缺乏防疫效果,運送保存技術條件太過嚴苛,有效期限又無法符合作業需求之疫苗,最終篩選出成本最低,最具效用的新冠肺炎疫苗。但目前各國政治力積極介入,又將疫苗當成政治經濟角力重要標的物,未來全球能否將疫苗統一,找到最佳方案與選項,還充滿變數。

 

最後必須指出,除上述人為干預與介入,讓疫苗國際政治學變得錯綜複雜外,病原體不斷發生變異,也讓疫苗的預期效果隨時產生變數,但國際社會卻乏人對此關注,只顧在疫苗上明爭暗鬥,不知團結合作消滅疫病。

 

特別是世界衛生組織協調專家前往武漢調查疫情源頭後,西方國家諸多政要與政府發言人仍擺出不願買帳嘴臉,存心要給北京定罪。此番操作與當年國際原子能委員會前往伊拉克查核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同樣的劇本,西方國家就是要找個口實去入侵伊拉克,所以無論專家如何地說破嘴,拿出多少客觀證據,華盛頓與倫敦就是強詞奪理不予採信。甚至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亦加入扯謊行列,在安理會會議中拿出一瓶生物戰劑樣本作戲,最後成為歷史笑柄。

 

歐美揮軍攻入伊拉克後,沒有找到任何西方國家所堅稱存在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研發產製設施。如今看來,西方國家還是端出同樣戲碼而已。人類社會必須理解,目前重點是須關切疫情止於何處,遠比追求其始於何處更加重要;但是從目前國際社會疫苗亂象叢生來看,實在讓人無法樂觀。

 

 

(作者是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三策智庫特約政治評論作家)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