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例風波後續的沙盤推演和應對預案建議

時間:2019-06-24 港澳



這幾個月,筆者一直跟進著修例事件的發展,感受著香港市民、人心、輿論的脈動。日前,筆者撰文對修例風波做了幾點反思。這場原本可以避免的政治風波,後續將如何發展,當局應如何調整施政方向,短時間內怎樣挽回失去的民心,特區政府應進行沙盤推演,審時度勢,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彈性應對預案。


政治角力VS“道德高地”


論政治策略與角力,必須有法理基礎;但要贏得民心,就要搶佔道德高地。


很多人大惑不解,一條堵塞法律漏洞的修訂草案,為什麼會引起如此大爭議,更令“反對者”的雪球越滾越大?事實上,政府審議修例的快車開得太快,太倉促,最終失預算而要急剎車。失去“道德高地”,更將中間份子推向兩個極端,造成社會撕裂。


修例只是導火線。香港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在這個時空裡被修例一事點燃。他們走上街頭,但很多人並不清楚修例內容,甚至沒有想要了解的慾望。他們反對的不是單純的修例,而是對修例內容似懂非懂產生恐慌后,擔心在兩地法制環境不同的情況下,港人的保障受到侵害。不聽,不聞,排斥,抗拒,反正就是不信任,不了解。


修例的初心是好的,更是具備道德正當性和司法必要性的,但與初心同等重要的,是事件引起社會重大反響後,當有如履薄冰的行事之心。堅守初心是正念,但正念不是固執之念,而是透過體察人心和輿論,審慎調整、精進推行政策。初心與行事之心間如何平衡,沙盤推演就成為關鍵。


特首提出暫緩修例是正確應對之策,卻未有足夠預案,得以在最好的時間點作出最好的緊急應變對策。假如6月9日大遊行後,政府立即出來“撲火”,或許不會引發612集會。又假如,特首在發表暫緩修例聲明時已真誠道歉,就不存在6月16日遊行的“要求特首道歉”一說。6月18日記者會上,特首親口向市民道歉,換來泛民一句“完全沒有回應訴求”。


危機管理講求知己知彼。既然泛民一早已列點式提出幾項訴求,包括“撤回修例、收回暴動論、釋放被捕學生、追究開槍責任”等,特首在記者會上就應同樣列點式一一回應:強調“暫緩停止修例及沒有重啟時間表”相等於“撤回修例”效果、釐清“暴動”與“干犯暴動罪”(“干犯”意爲“觸犯”)之別、澄清律政司檢控工作的嚴謹性與公平專業性、香港有既定專業投訴機制處理警隊投訴問題等。一方面,特首可透過鞠躬等身體語言加強其誠意,另一方面也應主動釐清市民有疑慮的問題,而不是每次要等傳媒或泛民問及時才被動地延伸解釋,給予反對派步步進逼的把柄。


推行政策操之過急會弄巧成拙,反應遲鈍回應不及時更隨時導致事態失控而引發更大公關災難。當局往後施政必須做好多重應對備選方案。


多年以來,非建制派的力量都是來自“道德號召”。香港人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追求自由的嚮往,成為非建制派與政府和建制派博弈的基石。這裡說的非建制派,不僅僅包括反對派。頑固的反對派,往往為反對而反對,這點,港人都能看清,但當大眾都站在與政府相反立場時,當局就應該聽一聽、想一想了。



當然,累積民意,還是消耗民氣,往往只是一線之差。特首道歉,暫緩修例並不設重啓時間,修例風波理應告一段落。但近日情況可見,部份年輕示威者不滿政府回應,繼續在網上號召動員香港人上街集會,更一度包圍政府總部、警察總部、稅務大樓等,務求癱瘓特區政府部門運作,迫使政府當局對話回應。有示威者更在警總外牆塗鴉,用膠紙遮蓋警總外的閉路電視,甚至用激光射向警務人員的眼睛。這些舉動,不僅僅超出正常表達訴求的範圍,影響公務員正常上下班、阻塞交通,甚至導致數十個999求助電話未能被工作人員即時處理,對公眾服務造成不便。


繼續圍繞修例議題聚攏民意,接下來可能出現兩種極端情況:一是群情持續洶湧,短期發起更大規模行動,長期透過選舉帶來政治格局大洗牌;二是引起原本的支持者反感、厭棄,反對派走向極端,民意出現反彈。作為特區的首長和政府,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回復理性冷靜,讓一度停滯的工作儘快重上正常軌道。


修例風波的後續工作上,政府還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總結內部反應、反思外部影響、考慮機會成本、評估挑戰風險。


“台灣殺人案”善後工作


由始至終,反對修例的泛民都不是反對移送疑犯到台灣受審。修例寄望在短期內落空,要扭轉當前局勢,解鈴還須繫鈴人。修例風波因“台灣殺人案”而起,也應回到移交逃犯的“初心”。


早前有法律界建議,修訂《刑事司法管轄權條例》,使現行的謀殺案和誤殺案具有域外法律效力,藉此賦予香港法院審理台灣殺人案的權力。然而,當局解釋,這項建議沒有追溯力,而且有可能侵犯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司法主權,也有可能抵觸《人權法》。


那麼,香港還能否爭取以特事特辦方式促成此案的一次性引渡協議?當局應利用政治智慧,做好上中下三策之預案:如果找到彼此認同又合法的方法當然最好,既為死者討回公道,又澄清了某些人對政府涉嫌“捨簡就繁”的政治陰謀論;但如果實在無法進行移交,特首也應親自主動向死者家屬作出實實在在的解釋和交代,並在適當時向公眾匯報進展,務求以修例以外最佳的方式處理善後。


修補警民關係裂痕


這些年,警民關係的矛盾面早已不在於“兵賊對立”,而是警方與示威者間的角力,這場修例風波更進一步深化警民關係裂痕。泛民斥警方淪為政治工具,示威者批評警員過度使用武力,網民辱罵警方“濫權”,部份警員在衝突中受傷,警隊內部士氣低落。


香港警隊向來是國際公認的優秀專業警隊,過去大部分警員執法時都能作出克制及專業的判斷,但警察也是人,超時工作並在前線遭受辱罵時,難免會帶有情緒。前線警員接到指示要果斷控制場面,可是一旦面對人數眾多的示威者,傷了彼此和氣反而換來罵名。換位思考,站在不同角度,都有不同難處。


另一方面,很多市民質疑警隊的投訴機制,認為他們“自己人查自己人”,這與警隊的可監察性和投訴有效程度不無關係。“警察查警察”是否是最好的機制,存在探討空間。面對大型集會活動時,警方執法不免滲含政治因素,黑白對錯難以界定。


針對612集會定性爭議,雖然特首和警務處長都已澄清,大部分示威者都是和平有序,只有小部分人士作出暴力衝擊行為,但示威者騎劫輿論的其中一個焦點,就是“學生沒有暴動”。


筆者建議,當局分別從“言”與“行”入手,修補警民關係裂痕:一方面再次在不同場合強調並釐清闡述,另一方面也要督促監警會,儘快調查檢討事件。假如監警會的調查結果未能滿足於中立客觀的標準,當局也要做好備案,立即成立獨立調查小組,就修例事件而引發的6月9日遊行和612集會做全面詳細調查,包括對警方和示威者行為的中立客觀調查。暴力衝擊警方的示威者絕對應該被嚴懲,對不合理過分使用不必要武力的警員也要作出處理。監警會的組成方法也應適時作出調整檢討,當局更應持有更開明的新思維、新高度,兼聽則明,適切改善警民關係。


修補社會撕裂 應對未來挑戰


要修補社會撕裂,必須深入了解民情。早前多家媒體和機構都分別對修例進行民意調查,筆者建議,政府詳細比較分析各民調結果,並針對不同民調的人口特徵基礎整理總結,例如性別、年齡、教育、職業、政治取向等。


這些人口特徵就如香港社會的縮影。有調查結果顯示,反修例的以非建制、高教育、高收入族群為多,年輕人又要比長者多更多。有人批評,走上街頭的大多是輕率衝動的熱血青年,但如果細心分析民調結果,很多高學歷的中產人士和專業人士都強烈反修例,甚至一些跨界別、跨年齡、跨行業人士都因修例事件走在一起,這箇中緣由值得當局反思。


修例風波也間接讓香港很多隱性的問題浮面:政府推行政策手法的認受性、市民的苦衷和怨氣、對內地的誤解和恐懼、政府與警隊的關係、警隊與民眾間的溝通方式、網絡時代的號召力影響力等。


區選在即,很多民生、經濟議題都被放到一邊,青年工作更要大幅調整和加把勁。這場修例風波給特區政府上了深刻的一課,更令香港各界付出代價。政府官員無疑要負起最大責任,但建制派也應重新檢視其角色,除了全力支持政府施政,更應更好地收集民意;政府智囊要更“貼地”地深入掌握民情,為當局出謀獻策,為施政打好堅實基礎;泛民也應放下對立立場,議事論事,對事不對人,不要因情緒掩蓋理性。


應對未來施政,當局還要作出一些超級響應工作,以及推出多方面嶄新的措施,讓市民真切感受到當局聆聽市民心聲,以及願意作出改變的真心。


譬如,新一期“青年委員自薦計劃”招募工作近日展開,委員會的組成方法未來有否優化調整空間?青年成員比例能否進一步提升,以納入更多來自不同背景不同界別,有著更多元聲音更廣代表性的年輕人?大灣區發展工作上,筆者建議當局設立“大灣區大使獎勵計劃”,透過獎勵計劃形式吸引年輕人到灣區交流,再與當地學生聯合組成“大灣區同學會”,從生活方面入手,促進兩地青年交流互動;並設立“大灣區實習就職計劃”,讓香港青年客觀中立親身了解內地。同時,當局也可設立“飛地政策研究委員會”,全方位加快推進在其他灣區城市設立“香港社區”的措施等。


修例風波過後,政府應探討應對預案的“上中下三策”,力求找到社會各界皆可接受的“最大公約數”解決方案,並在短時間內重塑社會凝聚力。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最高境界是以謀略勝敵,其次是用外交戰略戰術勝敵,然後才是動用武力,最下策則是攻打對方的城池。


接下來的日子裡,特區政府必將面對更多嚴峻的施政考驗和挑戰,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更有可能賭上香港未來。任何施政方案都應想好備選方案,以避免類似的風波事件再現。



(作者是鳳凰衛視高級記者,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三策智庫研究員。本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修改)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