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V戰機入役能給蔡當局壯膽?

時間:2021-11-25 台湾


(圖片來源自網絡)


台軍近日第一批改裝的F-16V“毒蛇”戰機入役。對此,蔡英文很興奮,致辭時指出,“台美”軍事工業合作提升戰機性能,不但展現雙方友誼再進展,更代表“台美”夥伴關係的堅定承諾,同時反映台灣的航空科技再提升,防衛戰力更堅強。此外,台軍空軍負責人黃志偉還表示,升級後單計空軍戰機戰力,台灣可排在全球前15位之內。

 

這二位的話可謂是半真半假,真是因為防衛能力提升是事實,假是因為台灣當局還是“凱子軍購”下的“冤大頭”,航空科技依舊落後,完全受制於美國。

 

台軍一共有兩類F-16V戰機,一類是改裝的,一類是新機。如今入役交裝的就是改裝機F-16V,由F-16A/B這類早期型號改裝而來。台軍F-16V戰機一共有多少?F-16VA/B型號改成F-16V是141架,另外還要新進採購66架新機F-16V,這就是台軍即將擁有的整個數量——也就是207架。

 

台軍擁有這麼多的F-16V戰機是不是會對中國大陸和解放軍構成嚴重的威脅?

 

首先來看改裝的F-16V戰機。這141架是由A/B型號改成V型號,改前其本身屬於三代機,即它的技術狀態停留在三代機的水平,雖然可以改裝,但原戰機已經消耗了大量的使用壽命,其工作時間已超過20年。在這種狀態下,這種戰機的剩餘壽命其實所剩無幾。

 

儘管在改裝升級時,需要對機體做到延壽,有一些機體需要加強,但是由於剩餘壽命有限,加之改裝涵蓋總線系統,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總線系統和現在是不一樣的,使用相控陣雷達,又對總線系統和發動機電源等要求非常高,所以在改裝的過程中,A/B型號雖可以接近V型號,但要想達到完整的V型號性能是很難做到的,也就是說,改完之後的戰力提升有限。

 

那麼A/B型號改為V型號,主要提升在哪?一是具備對海對地的攻擊能力,二是多目標發現的能力會更強,三是配屬更先進的各類導彈。這些意味著台軍的這141架戰機戰力得到提升,台軍甚至會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來對抗解放軍。

 

但其實未必如此。一方面,如前所述,戰機剩餘壽命有限,儘管對其進行改進,但機體壽命和機體強度已大不如前,帶著一副三代機的弱身板,老將實在很難變成新兵。

 

再來看一看2025年才能入役的66架F-16V新機,這個倒可以稱之為是“三代+”戰機。戰鬥力尚在,而且在美國最新技術的改裝之下,還能讓F-16V具備較強的戰鬥力。

 

但無論是由F-16V改進的V型號還是原裝的V型號,與大陸解放軍的戰機相比,都存在巨大的代差。比如解放軍的殲-20,五代機或叫四代機,無論是哪款F-16戰機V,充其量也就是一個“三代半”。相比之下,一個是隱身,一個是非隱身;一個能看見,一個看不見;一個可以發射導彈擊落一個,還不知道這個是被誰擊落的。這就是存在代差的表現。

 

再有就是體系差,台軍並不具備完整的體系作戰能力,台軍的體系是要依賴於美軍來提供,如果美軍在這個問題上不給予足夠的保障,台軍的這些戰機是很難融入到體系作戰能力之中,而體系作戰才是真正作戰的核心要素所在。

 

同時還要明白一點,兩岸軍力存在巨大的“不對稱”,解放軍對台軍有完整的“不對稱戰力”,有各種各樣的法寶和殺手鐧武器。儘管台軍總說要打造對解放軍的“不對稱戰略”,但根本就打造不出來。而這種不對稱的戰力,也讓台軍的F-16V戰機很難發揮其應有的技術效能。

 

最後有一點不得不提,如果兩岸爆發軍事衝突,無論是改進的F-16V,還是F-16V原裝機,一個都不能讓它們跑,畢竟台灣當局花了大量台灣納稅人的錢購置這些美國裝備,這些戰機的產權屬於中國人民。一旦到了戰時,美國早就規劃希望這些戰機都統統飛離台灣到美軍基地暫避,從而避免被解放軍拿走作為戰利品,而解放軍的戰術之一就是要做到“一個都不能跑”,要麼留下來,要麼被擊毀,別無他選。

 

 

(作者是鳳凰衛視評論員)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