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中國軟肋 美國竭力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

時間:2021-11-26 軍事與安全


北京時間11月16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頻會晤。關於台灣問題,習近平強調,台海局勢面臨新一輪緊張,原因是台灣當局一再企圖“倚美謀獨”,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華”。這一趨勢十分危險,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拜登表示,願明確重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政府致力於奉行長期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希望台海地區保持和平穩定。美方願同中方相互尊重、和平共處。

 

(圖片來源:美聯社)

 

這次會晤,是美方再三迫切地提出要求。因為美國有許多問題有求於中國,所以拜登才會做出許多承諾。

 

然而,就在中美元首視頻會晤結束後不久,在日本訪問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網絡安全顧問、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紐伯格稱,根據美國現行的“與台灣關係法”,美政府將會為台灣防衛提供支援,包括網絡安全。這與會前國務卿布林肯被美國媒體問及台灣問題時的說法類似,他當時稱美國承諾有“確保台有能力自衛”,還言之鑿鑿地表示“許多國家將採取行動”。

 

美國提出所謂“與台灣關係法”,是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實質是將美國國內法淩駕於國際義務之上,是非法、無效的。如此“協防台灣”“保衛台灣”,師出無名。何況,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問題關乎中國的核心利益,豈容外國干預。

 

戰爭畢竟非常殘酷,故而需要用最大的耐心,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兩岸和平統一,這是最佳選擇,符合兩岸同胞的福祉。

 

若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消失,真的到只能以武力解放台灣之時,美軍定不會為“台獨”流血賣命,必棄之如敝屣。台灣只是美國一枚棋子。

 

紙老虎 vs 睡醒的獅子

 

(圖片來源自網絡)

 

事實上,一旦中美真的因台灣問題爆發戰爭,美國也無法取得勝利。

 

現代戰爭是科技戰,要花很多錢,美國現在的財政狀況無力支撐大規模戰爭。考慮到如今美國的新冠疫情仍然嚴峻,國內族群分裂嚴重,美債面臨毀約各國正在拋售,美聯儲大量印鈔引發通脹飆升,美國貨源不足需要中國供應;若與中國脫勾,美國經濟或將崩潰……

 

也許前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特朗普,以及現在的拜登,都想“扼殺”中國,但是力不從心。這幾年中美之間的交手已經證明,美國只是紙老虎,而中國是睡醒的獅子。

 

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 美國瞄準中國軟肋

 

台灣問題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軍事問題。站在美國的立場,一旦中國實現兩岸統一,美國的代價也很大——包括第一島鏈破碎,美軍在西太平洋防線要後撤400公里(退到第二島鏈);第一島鏈區域成為美國勢力的真空區,而中國擁有這個區域一言九鼎的話語權;南海被中國絕對控制,美國太平洋、印度洋兩個戰區被割裂等等。

 

筆者認為,目前美國竭力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其實是一步含義深遠的戰略布局。

 

短期來看,這是美國在感到獨自遏制中國已經力不從心的時候,聯合盟友在第一島鏈遏制中國。長遠來看,真到了美軍不得不退守第二島鏈的那一天,美國也絕不願意將第一島鏈區域的控制權拱手全部讓給中國,多拉幾個國家摻和台海局勢,就能增加第一島鏈區域局勢的變數。

 

不過,目前中國的實力還不足以迫使美國讓出如此大的利益。所以,美國高層口口聲聲強調要“保衛台灣”還真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句話。一旦中方強行推動兩岸統一,美國是一定會有動作的。

 

這個動作未必是直接出動軍隊與中國爆發軍事衝突,而是衝著軟肋下手——中國在印度洋的能源運輸生命線就是最好的目標,而中國海軍目前還不具備在印度洋與美軍對抗的實力。換句話說,中國海軍力量還不具備在印度洋漫長的航線上保衛能源生命線的能力。


 (圖片來源自網絡)

 

當前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0%,其中絕大部分都要從非洲、中東經印度洋航線輸送回國,一旦這條能源生命線被掐斷,對於中國經濟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因而,中國目前才積極參加全球氣候治理,拼命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從對化石能源(特別是石油)依賴轉型為對再生能源依賴,從而逐步構建以“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

 

能源自主是“內循環”經濟模式的基本前提。只要“內循環”經濟模式建立起來,中國在境外沒有明顯的經濟軟肋,兩岸統一的條件就成熟了。那麽,面對第一島鏈區域解放軍將形成壓倒性軍事優勢,美國第一島鏈的防線不退也得退!屆時美國就只能無可奈何坐下來與中國談條件。只要中美達成協議,兩岸統一基本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大概率就是平津戰役的北平模式——還是和平統一,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極低。

 

追求共同利益 國家間可實現雙贏

 

此前,有新加坡的襄助,美國在馬六甲海峽,有著絕對的軍事優勢。然而,2016年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通航,深刻影響著亞洲經貿戰略格局,意味著中巴經濟走廊已經打通,意味著中國在印度洋的戰略支點有了生命,意味著“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突破,也意味著巴基斯坦經濟將獲得更多動力,這塊“世界上最閉塞區域”的面貌將徹底改觀。相信此時,新加坡、印度,尤其是美國,應該十分難過。

 

中國2020年6月12日正式接手瓜達爾港,現在中國的石油進口可以不通過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

 

其實,中國取得巴基斯坦瓜達爾港43年租用期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瓜達爾港為中巴經濟走廊開始建設以來的重點項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瓜達爾港位於巴基斯坦,正好處在西南部、波斯灣的咽喉附近,距離全球石油運輸要道霍爾木茲海峽僅40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而作為它的所有者,巴基斯坦也一直想開發瓜達爾,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但巴基斯坦實在太窮了,沒錢開發,只能寄希望於別國投資。

 

巴基斯坦先是找了美國。美國計劃投資17萬美元,建設一條石油管道,從“阿特拉巴德”油田出發,中間穿過阿富汗,最後到達瓜達爾港。這樣一來,不僅能擁有瓜達爾港這個地理位置優越的港口的使用權,還可以趁油田大賺一筆。

 

但“阿特拉巴德”油田所在的土庫曼斯坦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俄羅斯不答應。害怕美國借這條管道插手自己的勢力範圍,俄羅斯乾脆把油田的開採權買了下來,讓這條管道無油可輸。


美國的計劃就這麽泡湯了。

 

一計不成又生二計,巴基斯坦和美國一商議,想把瓜達爾港變成美國的一個軍事港口,但在巴基斯坦民眾強烈的抗議下,巴基斯坦和美國的第二個計劃也泡湯了。

 

直到1999年,巴基斯坦新任總統穆沙拉夫意識到,瓜達爾港要發展,離不開兄弟國家:中國,於是把開發瓜達爾港的橄欖枝拋給了中國。

 

工程於2002年正式啟動,到2006年底如期交付。瓜達爾港的開發,中國承擔了大部分的成本,儘管正式運營這個階段再生波折:瓜達爾港第二期工程的建設和建成後40年的運營權,都被新加坡拿走了。前期中國辛辛苦苦的開發,結果是為他人作嫁衣。

 

不過,先行試水的新加坡,並不是真的想建設經營,只是怕影響新加坡船泊的中轉,因而在拿下瓜達爾港項目後,毫無作為。

 

2013年,忍無可忍的巴基斯坦,強制收回了瓜達爾港的運營權,直接把它轉交給了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並在2015年,把瓜達爾港2281畝的土地使用權租給了中國。租期長達43年。

 

直到2016年,煥然一新的瓜達爾港,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這是中國實力的象征,也是中國榮耀的體現。這也引起外媒的眼紅,“中國企圖海洋擴張”、“是中國的潛在海軍基地”之論不絕於耳。中國方面一笑置之。

 

修建瓜達爾港並運營,並非是為了什麽海洋擴張的野心,只是基於和平共處原則,和巴基斯坦為追求共同利益實現雙贏而做出的一次選擇。如今,瓜達爾港已經成為中國和巴基斯坦交好的重要紐帶,既促進了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也帶動了巴基斯坦當地的經濟發展,成為國家間合作共贏的又一個強大案例。

 

(圖片來源自網絡)

 

今日之中國已非昨日之中國。當睡獅已醒,大國正崛起,台灣民進黨當局妄圖“倚美謀獨”,是癡心妄想;美國一些政客有意“以台制華”,是玩火自焚。


祈望早日實現兩岸統一,為復興中華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是研究釣魚島問題的新加坡資深學者)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