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法會誕生 冀發揮“鯰魚效應”

時間:2021-12-22 港澳


管理學有個概念叫“鯰魚效應”,即通過引入強者,刺激弱者變強;通過個體的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從而促進良性競爭與進步。

 

筆者認為,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香港立法會選舉,不僅僅是一次議席大洗牌,更是香港重新出發的新契機,其制度變革帶來的“鯰魚”角色,將激活議會的危機意識及本職潛能,推動香港邁步向前。

 

先說選舉本身。這是在“愛國者治港”主基調下的一場歷史性選舉,體現了優質民主選舉的典範。票站運作暢順,投票工作有序,點票工作得以優化,選舉過程依法、公平、公正,市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都得到充分保障。候選人主動落區互動、向選民宣傳政綱,過程平穩有序。選舉回歸“選舉”本身,致力良政善治。

 

在新一屆立法會結構方面,新設定了選舉委員會選舉、功能界別選舉、地區直選三種方式以“432”比例產生議員,彰顯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和公平競爭性。

 

從選舉的過程和結果來看,候選人中近六成屬“議會素人”,打破過去傳統政黨主導的格局。加上90個議席,全部需要經選舉產生,有史以來第一次無人可自動當選,體現競爭激烈性;而候選人的背景多元性,更體現了良性競爭、選賢與能、聚焦民生的特點。當選人方面,不少當選素人有着專業背景,有望在進入議會後發揮其專業知識,助力破解香港深層次社會矛盾、達至良政善治。

 

過去,香港長期在選人用人機制上出現問題,民主發展道路上障礙重重,議會中要麼“打工仔”心態盛行,沒魄力和能力解決矛盾,要麼就是口誅筆伐展開“鬥獸場”式鬥爭。德才兼備的人才找不到途徑加入管治團隊,利益團體之間關係難割,阻礙香港向前發展。

 

如今,國家從中央層面完善特區選舉制度,不僅清除了阻滯香港民主發展的重重障礙,更助力修復了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發展道路,為香港重回正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選舉結束,意味着香港的議會已從破壞年代走向“建設議會”的時代。


(圖片來源:路透社)

 

進社區、訪基層,不只是選舉期間的“作秀”,更需要持之以恒,以民生和經濟發展為主導,真正貼地務實地為香港發展建言獻策。政綱宣傳得再好,辯論內容再豐富,最終都要落實到實際看政績。新一屆立法會已經誕生,下一步,議員們能否在“鯰魚效應”下,促進議會良性進步,能否高效議政,能否推動香港各方發展,新考驗已經開始。

 

 

(原發於《香港文匯報》)

 

 

(作者是鳳凰衛視高級記者,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港區全國青聯委員,三策智庫秘書長)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