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局不能跟風美國“抵制”北京冬奧會的七大理由

時間:2022-01-18 台湾


(圖片來源自網絡)


掐指算來,今天離北京冬奧會正式舉行只有兩週多一點的時間了。在新冠疫情的籠罩下,這屆冬奧會的“安全”更受國際社會關注。北京冬奧組委官網1月17日發布消息稱,決定將原計劃通過公開銷售門票的方式調整為定向組織觀眾現場觀賽,在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為賽事順利舉辦營造良好氛圍。本月初,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派往北京冬奧的先遣團隊負責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奧運會部運行主任杜克雷(Pierre Ducrey)在北京待了一週,他在12日晚間的線上記者會中指出,從場館質量、服務水平、人們熱情好客和樂於助人來說,北京冬奧都已經準備就緒,身在北京冬奧閉環內也感覺非常安全。

 

台灣運動員、媒體及志工踴躍參與北京冬奧


在同一天,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上談到了外界十分關心的,在目前兩岸關係的狀態下,台灣方面參與北京冬奧會的情況。在選手參賽方面,據了解,台灣冰雪運動員可望參與速滑、雪橇和高山滑雪等項目角逐;在媒體採訪方面,根據此次冬奧會防疫要求,目前在北京駐點的五家台灣媒體、八名記者報名參加冬奧會非註冊記者採訪工作;在志工服務方面,目前有30多名在北京高校就讀的台灣學生成功入選賽會志願者,將在奧林匹克公共區、主媒體中心、國家體育場等場館參與賽事服務、媒體運行、體育、交通等服務工作。


與台灣運動員、媒體及在大陸就讀的學生積極參與北京冬奧形成鮮明對比,台灣當局還在盤算是否要步美國及其少數盟友的後塵,宣布“抵制”北京冬奧會。針對已有台生台胞參與冬奧志願服務活動,組成北京冬奧台灣志願者隊,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2021年12月16日表示,將會密切關注國際社會對於陸方舉辦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各項反應,云云。有關選手參賽的情況及相關的協助,將由教育部門體育署會適時對外說明。


(圖片來源自網絡)


據早前島內媒體報導,關於是否加入“抵制”北京冬奧,當局將與選手權益一併參考,本月下旬才會定案。據了解,台灣行政部門已核定由政務委員羅秉成擔任因應小組召集人,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為副召集人,組成相關機構進行所謂的“評估”。台灣網媒新頭殼(newtalk)去年12月20日報導,潘文忠在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證實,維護選手參賽權益會是優先事項,台灣不會加入“抵制“”行列,將會有5到8位選手有機會參加北京冬奧。

 

越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 越像一齣鬧劇

 

越臨近冬奧會開幕,外界越看得清楚,所謂“抵制”是一場鬧劇,是典型的美式雙標;華盛頓當局一邊說著“抵制”、“不派官員出席冬奧會”,一邊向中國遞交幾十個官員參加冬奧會的赴華簽證。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除了所講的核心盟友對美國言聽計從之外,大家心裡像明鏡式的。就連近年來,在印太戰略中美國最看中的“四國機制”中的重要角色,且與中國關係因邊境糾紛而陷入低谷的印度,也不買美國的帳;莫迪政府日前宣布“不抵制”北京冬奧會。這明顯是不給白宮面子,還直接打臉美方。

 

台當局不能跟風美國“抵制”北京冬奧的理由

 

台灣若想出這個風頭,結果必然是自討沒趣。

 

第一,印度不“抵制”,台當局應該深思。美國“外交抵制”,連印度這樣的與中國關係很不友好的鄰國都不跟,證明美國將體育政治化不得人心。台灣還要去觸這個霉頭?台灣若是這樣做了,給外界予不自量力的印象。

 

第二,台當局若“抵制”,將與民意相背。台灣運動員、媒體及在中國大陸的台生都積極參與了,此時行政當局若再宣布“抵制”,豈不給人予“為抵制而抵制”的虛偽印象?完全喪失自我的對美方的阿諛奉承,盲目跟隨,台灣領導人口口聲聲的“尊嚴”何在?

 

第三,與民意相違,台執政當局若執意“抵制”,是受在野小黨的挾持與脅迫。除了一些所謂“人權”團體之外,台灣政壇也就是時代力量在提議案,在嚷嚷要“抵制”;在野小黨及“人權”團體的意見,與運動員、媒體及熱情投入冬奧會的志工等等相比,哪方更重要?哪方才真正代表運動員的權益?

 

第四,台灣能“抵制”所有中國大陸舉辦的國際賽事嗎?若台當局“抵制”了北京冬奧會,今年九月份的杭州亞運會,台灣也“抵制”嗎?否則,難道台灣當局只與北京過不去?只“抵制”北京不“抵制”杭州,理據何在?標準在哪?

 

第五,台灣其實連“抵制”的資格都沒有。因為美國說的是“外交抵制”,台灣與大陸之間有“外交”關係嗎?兩岸關係是“外交”關係嗎?若是,台灣還要設立“陸委會”幹啥?乾脆合併到“外交部”算了?另外,美國及其盟友所謂的“外交抵制”是不派官員出席冬奧會,其實美國還準備派幾十名官員赴冬奧會,為此向中國大陸申請簽證。台灣當局不要說“抵制”,就是不“抵制”,台灣有官員去得了大陸嗎?大陸會邀請嗎?

 

(圖片來源自網絡)


第六,“運動員權益優先”如何體現?台灣當局即使不從島內運動員的體育生涯、體育生命著想,也指望島內運動員“讓世界看到台灣”吧?運動員滿懷信心地去參與冰雪體育盛會,而政府卻高調宣稱要“抵制”這場運動會。請問,這讓運動員情何以堪?這對運動員公平嗎?等運動員歸來時,政府官員如何面對他們?當運動員奮力拼搏時,你還能為他喝彩、鼓勁嗎?當運動員取得好成績時,你能為他驕傲嗎?當運動員凱旋歸來時,政府還有臉為之慶祝嗎?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在2021年12月20日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還強調,這些選手都經過長期的練習培育,才能爭取參賽權。這就是“運動員權益優先”的最大理由。

 

第七,政府置運動員於不顧,如何顧及運動員的權益?時代力量的政客說,在顧及運動員的權益前提下,“抵制”北京冬奧會。這明顯是要兩頭佔便宜。政府不支持這場體育賽事,如何保證運動員的權益?當局只能將運動員的保障、後勤、防疫等交給對岸了。在運動員參賽的關鍵時刻,在其最需要得到協助的時候,政府消失了,那平日裡高唱的關心體育、支持體育、發展體育的,不就是跳票了嗎?這樣的政府還能相信嗎?這樣的政黨還能支持嗎?答案一目了然。

 

香港有句俗語勸人凡事不要盲目緊跟,叫“不要跟車太貼”;否則,前車一踩急剎車,後車就會撞上。台當局在“抵制”北京冬奧會上,也不要跟美國“太貼”!

 


(作者是香港資深媒體人)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