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專家觀點對碰:冠狀病毒到底能否形成“群體免疫”?

時間:2020-03-19 歐洲


3月18日,就新型冠狀病毒到底能否形成“群體免疫”及其他防控問題,中英兩國的病毒專家先後在各自國家的新聞發布會上繼續發表看法。

 

中國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在廣州出席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時表示,冠狀病毒並非一次感染終生免疫,現在還沒有這種證據,不能靠集體免疫解決問題。


(英國首相鮑里斯·约翰逊(中)與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爵士(右)在新聞發佈會上發言。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而當天晚间在倫敦舉行的記者會上,英國首相鮑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強調,“從經濟和社會角度看,一項可能改變遊戲規則(Game-changing)的冠狀病毒檢測方式將很快面世”。新檢測模式的好處在於可以讓人們安心重新上班,因為已經感染的患者極有可能不會再次感染。

 

站在首相鮑里斯身旁的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爵士(Sir Patrick Vallance)發言稱,目前新型檢測方式進展迅速。英國公共衛生署已經進行了內部測試,正在尋找方法來推廣普及。

 

帕特里克還表示,檢測將改變遊戲規則的原因是它可以讓科學家了解到感染本次新冠病毒的患者中,無症狀感染者人群的真實比例。新的檢測也將清晰顯示究竟有多少人受到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目前進行的兩種測試都十分重要,一種證明是否感染活性病毒,另一種表明是否對新冠病毒有了抵抗力。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對於中國與英國(還包括德國和瑞典之類的歐洲國家)針對新冠病毒的不同觀點和應對辦法,引爆了輿論,議論沸沸揚揚,莫衷一是。

 

其中,中新社發表的一篇文章,引出另一個觀點:謹防國外“群體免疫”給中國造成“免疫落差”的新挑戰。

 

這位被采訪的專家稱:現在糟糕的情形是,當病毒在這些國家傳開、很大一部分人獲得免疫力後,中國卻因絕大多數人從未被感染而對病毒缺乏免疫力。這將形成“免疫落差”(immunity gap),如同地震後形成的堰塞湖,一旦決口或放開控制,容易形成大流行,並使其他國家有理由繼續維持甚至擴大對華貿易及旅行限制。這種情況不是沒有先例的。歷史上,16世紀初大部分歐洲成年人已獲得對天花病毒的免疫,而美洲印第安人卻從未接觸過該病毒。數百名歐洲殖民者傳入的天花病毒讓300萬印第安人喪生。

 

目前,為了維持已有的防控成果,中國可能不得不繼續追加資源和人力投入,但這又會對經濟發展和國際交往造成進一步傷害。有鑒於此,中國必須加速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研發進度,爭取在較短時間內使國內大部分人都能接種疫苗。其次,需要完善防控設施,使其更具針對性並註重成本效益。第三,要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在幫助其他國家盡快在較短時間控制疫情的同時,通過相關國際機制和機構,在協調全球防控措施上起到領導作用,進而將病毒全球流行對中國的負面影響努力降至最低。

 

該專家的假設讓中國人很擔憂。剛剛打過一場艱難抗疫保衛戰的中國,正面臨源源不斷國外返回人員可能成為輸入性病例的風險,讓中國的抗疫戰無法收兵。

 

目前,各國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科學研究還在緊張進行中。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同樣是18日,來自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英國愛丁堡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美國杜蘭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在《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上發表文章,闡明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是自然進化的產物。

 

該研究團隊對SARS-CoV-2及其相關病毒的公共基因組序列數據進行分析,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該病毒是在實驗室制造或以其他方式設計的。他們還提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最有可能的兩種起源。

 

但我們對於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顯然還知之甚少,其肆虐的速度和程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它讓各國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它經過的地方大都會造成一定比例的死亡。

 

截至昨天(18日),英國確診總人數為2626例,單日新增676例;病亡104人。其中倫敦占大多數,確診953例。全英學校均已停課,傳言倫敦封城在即,英鎊跌到了35年的低位。畢竟,英國的病死例破百,人們的恐慌不言而喻。

 

在記者招待會上,首相鮑里斯和專家帕特里克均暗示,政府不排除在未來的合適時間點推行更為嚴格的措施。而英國多家媒體稱,政府正在調動軍隊和更多警力協同行動,有可能在3月19日或者20日開始對倫敦核心區域等地方封城。

 

中國不可能從今往後因疫情閉關鎖國,不與國外接觸。所以在疫苗出現前,到底能不能形成“群體免疫”,這個問題需要盡快弄清楚。而這可以從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最終疫情的收場——是否由“群體免疫”終結而得到答案。

 

對於新冠病毒,各國科學家有一個基本統一的共識,病毒將與人類長期伴隨共存。所以要戰勝這個病毒,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只能指望疫苗。



昨日,針對記者有關疫苗研發的提問,鐘南山回答說疫苗是最根本的問題,而對於(核酸)疫苗,美國在3月16日,已經開始初步在人身上做安全試驗,中國這方面也發展很快,藥理學、有效性、安全性、動物實驗都過了,不會太長時間也會開始第一期臨床試驗。他還表示美國據說九月份就可以用在人身上,中國也在賽跑,估計前後時間不會差太多。下一步是要生產出有效的疫苗,需要很好的國際合作。

 

希望疫苗早日研發出來,爭取早日上市。但在疫苗未投產以前,在沒有弄明白“群體免疫”和“免疫落差”之時,即使中國境內已無新增病例,人們也還是有必要多繃一根弦,不要像病毒來襲之前那樣亂跑亂動亂聚會。記住:小心撐得萬年船!

 

 

(作者是資深媒體人,三策智庫高級研究員)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