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指南讓互聯網巨頭學會謙卑

時間:2020-11-13 經濟與科技




“雙11”前一日,互聯網平台迎來重大政策變化。

 

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下簡稱《指南》),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消息一出,港股新經濟股集體重挫,截至11月12日,美團跌超10%,京東跌近9%,騰訊和阿里巴巴均跌超4%。 

 

《指南》出台,不是煞“剁手節”風景,也不是給一年一度的電商經濟潑冷水,而是通過反壟斷讓互聯網巨頭學會謙卑。

 

公眾在享受電商經濟盛宴狂歡的同時,也對各大電商平台五花八門的營銷倍感困擾。特別是,互聯網巨頭之間也會在銷售數字、營銷手段上出現爭議甚至攻訐。至於利用“大數據殺熟”、刷單等更是眾所周知的老大難問題。近10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支撐起中國電商經濟的繁榮,也涵養了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等一眾互聯網巨頭。電商平台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市場主體,本應形成良性競爭的局面,這樣才能促使電商經濟實現蝶變升級——即從量的增長和狂歡變成質的提升和升華。

 

後疫情時代,電商經濟賦能消費更具現實意義,但也給促進電商經濟健康發展、規範互聯網巨頭有序競爭提供了契機。因此,《指南》出台可謂恰逢其時。一方面,《指南》是依法(《反壟斷法》)監管的“指南”,為互聯網平台合規經營提供了實操規範。另一方面,明晰了互聯網平台的內涵,即指通過網絡信息技術,使相互依賴的多邊主體在特定載體提供的規則和撮合下交互,以此共同創造價值的商業組織形態。各大互聯網巨頭不妨“對號入座”,消費者也明晰了《指南》規範的市場主體都是哪些。

 

更要者,《指南》明確了“反壟斷”的指向——從“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經營者集中”、“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等方面對平台經濟領域做出規定,這意味著,“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互聯網“老大難”問題將被嚴肅處理和解決。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規則經濟。中國電商經濟已經走過市場初期的草莽粗放階段,必須跟上高品質發展的步伐和節奏。“十三五”時期,中國平台經濟的規模在GDP的大盤中已經佔據三分之一。“十四五”期間,平台經濟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做強自己。因此,讓各大電商平台有序競爭,在合規經營中完善電商經濟供給側,讓刷單、刷評、“浮誇戰報”等告別市場,給消費端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才是正本清源。

 



《指南》來了,趕在“雙11”前,既有極強的現實意義,也對各大電商平台具有市場導向甚至警示意義。《指南》一出,相關平台個股紛紛大跌,這是資本市場正常的條件反射,但也給相關平台敲響了警鐘。

 

一是《指南》給市場主體戴上了緊箍咒,警示其必須合規經營,不越市場壟斷紅線,否則就會被反壟斷調查。

 

二是資本市場的敏感反應也給各大平台敲響了警鐘,促其對市場保持足夠的敬畏,對法治監管、制度規範、競爭對手、終端消費者擁有一顆謙卑的心。否則,監管一旦出手,反壟斷調查一旦啟動,平台越大、處罰越狠,資本市場蒸發的市場越多。

 

尤為重要的是,這些因為《指南》而在資本市場作出敏感反應的各大平台,大多在境外上市,成為全球性的互聯網企業。這些企業的全球化經營,更應時刻警惕莫踩壟斷紅線,一旦被海外市場尤其是美歐反壟斷機構盯上,或被課以天文數字的罰款。美國的谷歌、微軟、蘋果等獨角獸巨頭,在美國和歐洲都多次被反壟斷機構調查,也曾多次被處於重罰。

 

前車之鑒,不得不鑒。互聯網平台,尤其是一些巨頭,本身具有大數據聚集優勢,一不小心就踏入壟斷迷途。習慣燒錢遊戲的互聯網巨頭,也很容易獲得壟斷利益。資本貪婪的本性一旦膨脹,就會觸發反壟斷調查,從而付出相應代價。

 

螞蟻IPO暫停而發聲明:“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其實,所有互聯網平台巨頭,各種創新都不能脫離監管,自然也不能倨傲和任性。

 

就此而言,《指南》雖還在徵求意見,但也給互聯網平台企業劃出了不得壟斷經營的市場底線。電商平台經濟的繁榮,靠的是市場主體的合規經營,而不是看上去熱鬧的瘋狂盛宴。學會謙卑是互聯網平台的美德。



(作者是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