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成局:讓美“印太”包圍戰略算盤落空

時間:2020-11-16 經濟與科技




歷經八年積極磋商談判,由東盟所倡議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總算簽署協議,順利成局。它的基本架構涵蓋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並涉及世界生產總值與貿易額約三成,規模相當驚人,鑒於該貿易協定也向外部其他經濟體開放,未來中亞、南亞以及其他大洋洲國家有可能繼續跟進,因此它的發展潛力不容忽視。 


RCEP的順利達成,從國際政治的戰略層面來看,具有下列五項重大意涵或值得關注的面向。


一是東盟展現出建立國際體制的主導能力。雖然加入RCEP開始是以東盟十國為基礎,但是通過“十加一”模式,中國大陸與東盟建立初步自由貿易合作關係,後續日本與韓國也跟進,形成“十加三”架構,最後加上澳洲與新西蘭,才建構出RCEP如今十五個成員國整個版圖。 


儘管國際社會不斷指稱RCEP是由北京從旁協助大力推動,才順利成局,但不可否認,各個成員國普遍篤信東盟為整個架構與基本構想主體。東盟建立國際經貿合作體制,展現出設定國際體制的主導能力,體現在實質經濟與商貿利益的協定達成和各國團結一致的政治承諾。東盟會員國都信任RCEP體制,也必然會有助於東盟未來在國際社會發言地位。 

 

二是RCEP體制與中國大陸推動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具有平行利益,而且在具體實踐上能夠互補。RCEP體制呼應並且實質助力北京,如將產業外移,讓公私營企業能夠順利走向國際,轉移至其他國家運用有利生產條件繼續營運,以便解決國內供給側過熱、改善生產過剩不符經濟效益的問題。


也就是說,在觀察RCEP主要條款內容時,有必要認清它在“一帶一路”營運策略上,針對貨品貿易、服務貿易、經濟與技術合作、知識產權保護、關稅減免、開放服務業以及開放專業人士流通進出等各方面,會產生什麼樣的正面效應;同時認清北京做出的配合調整,如對外投資與產業外移策略,本身順勢進行的產業升級會帶來什麼影響。目前看來發展趨勢算是正面,但具體效應仍待觀察,以便確認“一帶一路”與RCEP兩者之間能否產生協同效應。 


三是印度去年簽署RCEP初步協議前夕突然打退堂鼓,宣佈基於國家利益考量,無法加入RCEP體制,就強權競逐角力的整體戰略佈局而言,這充分證明東亞與南亞在經濟貿易運作上缺乏足夠聯結關係;再引申可得出結論,在地緣戰略上東亞與南亞未能緊密結合。新德里缺乏足夠經濟與商貿實力加入RCEP體制共同運作,也將嚴重削弱未來印度在相關議題上的發言份量。 


講得更明白些,即美國當初硬將東亞太平洋與南亞印度洋相互結合,扯出個現實基礎薄弱的“印太戰略”,刻意拉高印度戰略身價,以便作為其區域戰略佈局上的策應打手這一如意算盤落空。新德里像是個“扶不起的阿斗”,經濟體質條件不足,無法加入以經貿合作為主軸的RCEP,這嚴重衝擊了華盛頓大力推銷的印太體系的可信度;東盟各國亦會認為“印太戰略”不過是紙上談兵,經不起實際考驗,對於美國區域戰略佈局與規劃來說,是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 


四是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初步底定,未來美國對外政策會發生何種變化引起各方討論,而2017年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在相當程度上是表達美國特朗普政府不願意在自由貿易上做出讓步。儘管此後日本安倍政府透過改變構想成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PTPP) ,試圖繼續推動檔次不同、範圍有所差異的自由貿易協議,但拜登接掌執政後,是否會再回頭加入CPTPP仍未有定數。 

 

針對此點必須澄清,自由貿易體制是用來增進與提升成員國內部商貿相互往來,卻不是用來作為排除他國商品進入成員國市場的障礙與藩籬。通過建立自由貿易協議,會讓成員國享有較佳貿易條件,但並不能保證整個市場由成員國完全佔有;非成員國所能提供的商品與勞務,只要具有競爭優勢,仍然能夠進入市場獲得商機。因此將CPTPP視為與RCEP相互抗衡或是競爭機制,絕對是項嚴重誤認。 

 

特別是CPTPP與RCEP的成員國之間或有可能重疊,相互間涵蓋範圍不盡相同。假若將自由貿易體制誤認成政治對抗工具,其實是完全不理解區域自由貿易機制的本質;若認為可以透過建立該體制,刻意排擠特定對象,建構冷戰時期經濟孤立政治圍堵的架構,那更是自我欺騙。因此,不論美國是否要回頭再加入CPTPP,千萬不要再將其胡扯成華盛頓與北京對決或是抗衡,因為那絕對是不切實際的胡亂想像。 

 

五是在RCEP體制成局後,初步看來未能加入的有台灣與朝鮮兩方,以及在世界貿易組織體系之下仍享有獨立關稅區地位的香港與澳門。而此前香港已經與東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未來隨著中國大陸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進程,香港是否會有可能加入RCEP?或者應問,香港與澳門如何加入RCEP?同樣,對於台灣來說,又要如何因應RCEP,這不僅是經濟商貿問題,恐怕更是政治挑戰。 



(作者是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三策智庫特約政治評論作家)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