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台關係”仍陷晦暗不明

時間:2020-11-17 台湾



美國大選開票結果,民主黨拜登的得票明顯領先,但尋求連任的特朗普尚未承認敗選,還要打法律戰。拜登入主白宮蓄勢待發,“美中台”三邊的新關係會如何發展,已是各方矚目。對台灣而言,雖然外部環境在變化,但內部藍綠版圖還看不到任何位移現象,主要關鍵是民進黨蔡政府的“防疫”與“反中”兩張護身符,並沒有出現結構性的變化。

 

近日,一件無關“反中”與“防疫”的馬國女大生命案,引爆外界抨擊“行政院”逾期未開治安、食安等多場院級會議,“行政院”雖然日前終於宣布要在本月底前召開食品安全會報、治安會報等會議。但“行政院長”蘇貞昌卻同時對批評的聲浪回應稱“不能一方面享受防疫效果,一邊又罵政府”。

 

很明顯的,蘇貞昌依恃的就是“防疫”。堵上一句“台灣防疫世界公認最好”,似乎就成了施政被批判的脫身藉口。似可以預見,民進黨在未來主政期間,“防疫第一”、“防疫優先”、“防疫視同作戰”,都可輕易地成為行政怠惰,甚至是政府監控、限制人權等的護身符、擋箭牌。

 

防疫第一 恐成蔡政府護身符

 

大難在前,“救災優先”獲得多數民意的支持,相對也降低了對政府的課責。這個狀況,就好比是九二一大地震後,李登輝即宣布成立“九二一地震救災督導中心”,並指定當時的“副總統”連戰一肩扛起政府救災督導工作,即使是連戰當時勘災的服裝受到質疑,也只是影響連戰個人,政府的總體救災政策與工作並不太受影響,且當時在野的民進黨也難有批判空間。

 

然而,面對當下的新冠肺炎疫情,蔡政府拿“防疫”當國政治理良窳的護身符,卻有兩個狀況令人擔憂:其一,疫情何時才會趨緩?在有效的疫苗問世前,看似還遙遙無期,疫情拖多久,“防疫”的護身符就能用多久;其二,對於疫情緩解與否的認定,何時能夠取消不必要的限制?也只有蔡政府說了算數,在野黨很難有置喙餘地。

 

 

以“防疫視同作戰”之名,讓蔡政府有機會、有理由逾越承平時期的法治,即使是法定要召開的重要會議,蘇貞昌也可以用“防疫”輕輕帶過,不依法開會、行政怠惰都跟著被合理化。政府大內宣所形塑的社會氛圍,就是“防疫”不容被質疑;否則,一切以“防疫”之名施行的限制與封鎖、差別待遇等,就全部破功了。

 

“防疫視同作戰”形同某種程度的戒嚴,如此一來,公共治理的民主體制已逐步受到傷害。愈不民主,就愈會成為獨裁的溫床,但外界的質疑起不了作用,政府內部的監督與反腐部門已經失靈,在野的國民黨沒有話語權,一時之間也撕不掉這張“防疫”護身符,即使蘇貞昌失言,露出權力的傲慢,國民黨也不會因此得分。

 

民粹當道 反民主仍然有鐵粉

 

可預見的未來,民進黨還是會緊抓“防疫”的理由來合理化一切執政的缺失,偶爾的放鬆,就成了執政黨的恩賜。例如小明、外籍生、外交經濟泡泡等。

 

民進黨蔡政府的另一張護身符是和特朗普政府緊緊綁在一起的“反中”。

 

從台灣看美國大選一路走來,藍的不表態,綠的表錯情、單押一邊沒成功。雖然拜登已贏得較多的選票,但在美國政府換屆之前,特朗普會不會有大動作反制作為?整個情勢都還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

 

美國大選開票到尾聲,特朗普粉絲不死心,台灣也很入戲。日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臉書粉絲團留言區被“出征”、遭到挺特朗普與怒嗆拜登的貼文大量洗版,台“外交部”卻稱不少是“機器人帳號留言”、“故意要破壞‘台美關係’”,但其實確有不少是具名的挺綠特朗普粉絲。

 

 

特朗普行事爭議大,操作極化政治,卻拿下超過7200萬選票,得票數雖輸給拜登,仍創下了共和黨有史以來的最多票數的新紀錄。這反映出在民粹風潮的當下,即使是反民主、威權式的執政風格,仍有一大批死忠的鐵粉,美、台皆然。

 

其實,該怎麼做才對穩定台海情勢、對台灣比較好?各方分析都不會太離譜,但如何操作才會對自己比較好,做法就大相徑庭。因為,政黨的利益、個人的利益並不等於台灣整體利益。羅蘭夫人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自由改為“愛台灣”亦同,放在兩岸問題上亦同。

 

中美博弈 台被美推向最前沿

 

然而,民進黨蔡政府雖有“防疫”、“反中”兩張護身符,卻在開放進口美國含萊克多巴胺的豬、牛議題上,可能出現執政破口的新挑戰。未來,萊豬議題是否會撼動綠營執政的絕對優勢?有兩個觀察指標:

 

其一,要看蔡政府開放萊豬,台灣退了這麼大一步,到底換得了什麼?是國家利益抑或政黨之私?這部分除非有具體事證揭露,否則,外界難窺究竟。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日前在立法院質詢萊豬議題時,出現“我方主動拋出善意”的說法,引起軒然大波,民進黨與“外交部”雖已澄清係我方考量國家整體利益的決定,但萊豬引發的食安風暴與執政誠信,已對蔡政府形成新挑戰。另一方面,“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將於20日登場,國民黨籍立委已要求傳達台灣民眾反萊豬心聲;同時,因應拜登可望接任美國總統的情勢變更,要求蔡政府應與美方重新談判。

 

其二,工運指標活動“秋鬥”預計22日上街頭,活動三大主題“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國民黨也已發出動員令,訴求“反萊豬、顧健康”,鼓勵民眾當天走上街頭,響應工運活動“秋鬥”。

 

萊豬掀起的民怨,按理,國民黨應該是反萊豬街頭運動的最前線、急先鋒,但22日的反萊豬大遊行卻是由民團為主力率先發動,這凸顯了在野黨在監督政府的話語權上,即使是對於國人關注的重大議題,仍落後於民間團體的窘境。

 

蔡政府上台後的“反中”加“防疫”,兩岸斷流,關係惡化;一場美國大選,特別是美方加碼對台軍售,把台灣推上了中美大國博弈的最前沿。美選尚未拍板,拜登若入主白宮,中美、“美台”、兩岸關係仍晦暗不明。而22日的反萊豬大遊行,山雨欲來,對蔡政府內政治理正在蓄積新的壓力,台灣的內外整體形勢是嚴峻的,但我們的社會、特別是年輕族群,對潛在的危機又處於無感狀態。



(原發於《中華新聞雲》



(作者是台灣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