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投資協定:為對美博弈增添籌碼

時間:2021-01-05 大陆



在歷經近七年馬拉松談判後,中國和歐盟終於在12月30日完成了里程碑式投資協定的談判。這場曠日持久的談判,令人印象深刻。

 

事實上,前六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北京一直關注於迎合和滿足華盛頓的要求上,在與歐盟談判上拖拖拉拉。這令歐盟非常不滿和沮喪。

 

去年年初以來,形勢開始變化。中國與歐盟終於展開認真的實質性談判,並於7月開始加快了談判步伐。據報道,在過去五個月裡,中國談判代表的角色也發生了轉變,開始主動與歐洲談判代表談判,積極尋求突破,以期雙方在年底前完成談判。這也是雙方早在2019年就一致認可的最後期限。

 

在拖延多年之後,北京能在短短10個月裡做出足夠讓步並完成談判,這一事實很能說明問題,揭示“後新冠疫情時代”中國重新構想的外交優先項。

 

習近平主席30日(上週三)指出,在新的一年裡,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和兩大文明,應該積極作為,做世界和平進步的建設者。在做這番講話時,他腦海里無疑仍在思考着華盛頓。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的視頻會晤中,中歐領導人共同確認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

 

雙方似乎都急於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本月晚些時候就職前達成協議。這一事實也反映了雙方對未來對美關係的戰略考量。

 

能在此時完成談判,對中國而言顯然是一個外交勝利。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之初的應對失當、“戰狼”外交以及涉及香港和新疆政策等因素,中國在西方國家的聲望和地位遭受重創。更重要的是,北京與歐盟建立更密切關係,將有助於防止華盛頓與歐洲國家及其他夥伴結成聯合陣線,聯手挑戰中國的貿易行為和做法。事實上,在北京在市場准入、公平競爭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做出重大讓步後,國內分析人士也是這樣評價這一協定的。

 

上月末,當中歐即將達成投資協定的報道見諸報端時,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人選沙利文即暗示了美國新政府對協定的不滿,並希望歐盟再等等。沙利文發佈推文稱,拜登政府“將歡迎與歐洲夥伴對中國經濟做法的共同擔憂儘早舉行磋商”。

 

然而,他的干預顯然不夠,也太晚了。還有人認為,他的所言所行起了反作用,促使中國和歐盟如期達成協定。

 

此外,歐盟對華盛頓顧慮的無視,也釋放了一個有趣的信號,即經歷特朗普總統長達四年的不確定性和反覆無常之後,歐盟現在更願意以自己的方式與中國打交道,維護自身利益。

 

中國早已決定在2020年底最後期限前完成這一協定的談判。在習近平主席去年親自接管這一項目後,更是如此。中國官員尤其看重默克爾的重要作用,認為德國擔任歐洲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的半年裡,在默克爾的引領下,才能成功完成協定談判。而對默克爾總理來說,協定是她的首要任務之一。在今年晚些時候退休後,協定也將被視為她的重要政治遺產的一部分。

 

但對北京和布魯塞爾來說,讓國內接受這一協定都面臨一些阻力,尤其是歐盟。考慮到政治上的反對聲音,歐洲議會批准協定定會遭到更大困難。

 

不過,正如歐洲官員所言,協定是歐盟所能得到的最好結果,也是中國與第三方所達成的“最具雄心的協定”。根據協定條款,中國將允許歐洲企業進入電動汽車、通信、航空運輸服務和私人醫療等一些新領域。在歐盟對華投資中,一半以上都集中於製造業,因此中國已同意取消對成立合資企業的限制,同時禁止強迫外國企業向中方轉移技術。

 

中國還首次同意取消對國有企業的優惠待遇,並同意提高涉及補貼和監管的透明度。這也是外國投資者抱怨的焦點之一。此前,美國等曾要求中國減少或取消對國企的隱性和顯性補貼,都遭到了拒絕。協議還包括中國對“連續和可持續”改善強迫勞動和勞動權利的承諾。

 

對北京來說,讓國內接受這項協定可以說易如反掌。當局可以把所做的讓步,描繪成謀劃已久的深化改革開放的措施。當然,這也是事實。



為應對敵對的國際環境,中國新的戰略考量是對外商更加開放,為他們創造一個更為公平的環境,便於在華設立生產設施,在中國國內市場中佔有更大份額。中國國內市場繁榮,擁有多達四億的中產消費者。如果外國投資者失去中國市場,將是一種不可承受之重。同時,這也有助於中國與其他經濟體達成自由貿易協議,鞏固與主要夥伴的經貿關係。

 

在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前,中國2020年11月剛剛與亞太地區其他14個國家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從而將誕生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當然,美國不在其中。

 

習近平主席還表示,中國“將積極考慮加入”重新談判達成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其前身是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該協定目的是要把中國排除在外。

 

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因此,其他11國又重新談判,並在一年後達成並簽署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此外,北京還將繼續努力,爭取與日本和韓國達成三方自由貿易協定。日本和韓國都是中國在亞洲的主要貿易夥伴。

 

考慮到這種勢頭,中國很可能會達成這些協議,並進一步鞏固其地區經濟大國的主導地位。這意味着在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拼影響力時,北京將有更大籌碼。

 


(作者是《南華早報》前總編輯,三策智庫高級研究員)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