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陲島嶼構成中華民族復興的節點

時間:2021-03-03 大陆



今年的中國兩會將於3月4日至3月11日在北京召開。2020年兩會因新冠疫情而延後;今年恢復正常,且是中國所謂“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故較為外界所關注。

 

境外看中國兩會,近年來有個非常明顯的不同點:不怎麼在意其代表們參政議政的具體過程,而更在乎中國政府或全國人大在會議期間將發佈哪些重大的政策。中國政府在兩會傳統的聽取政府報告、分組討論、投票表決通過議案等工作之上,強化了凝聚民意和做重大政策宣示的場合、時機與功能。故此,北京兩會雖然會期被壓縮至七天,但是其引發外界重視的程度卻有增無減。

 

中國的“十四五”規劃以2021年為開端,兩會涉及國內部分將聚焦經濟規劃落實、常態化防疫、刺激人口增長及碳排放等等議題;而涉及境外部分,今年的香港及台灣問題將凸顯,可望成境內外記者追逐的熱點。

 

香港的選舉制度改革將形成共識

 

自從2020年6月30日《港區國安法》落地之後,北京在治港方針上出台另一重大舉措,即重提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早於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的“愛國者治港”,並賦予更加明確的定義與內涵。

 

習近平今年1月27日下午在北京,以視頻方式聽取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述職報告時強調,香港由亂至治的重大轉折,再次展示要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必須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的深刻道理。



全國港澳研究會2月22日舉行研討會,北京、香港、澳門三地連線,主題為“愛國者治港”在香港的實踐。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開幕式講話中指出,“愛國者治港”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和核心要義;香港的管治權必須掌握在愛國者手中,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讓反中亂港分子佔據重要崗位。並表示,要抓緊完善有關選舉制度,確保香港管治權掌握在愛國愛港者手中。

 

受新冠疫情衝擊,原本去年9月5日舉行的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延後一年或以上。若無特殊理由,今年9月選舉勢必要舉行;加上,本屆政府也將於2022年6月30日屆滿。這樣,香港選舉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於是,香港各界立即展開了對選舉制度改革的討論,港區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或對媒體放話,或撰寫提案。在兩會這麼重大的場合,中央將廣泛收集民意,徵求各方意見,引導討論,以便會中或會後儘快地分階段出台一整套有關香港特首選舉、立法會選舉及區議會選舉的改革方案。

 

與此同時,對於企圖藉選舉之機、利用選舉的形式來達到奪取香港管治權的反中亂港分子,在《港區國安法》之下,加快對一些相關案件及涉案人士的審理,以消除對香港選舉制度改革的不利因素,並排除其干擾。香港警方2月28日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正式起訴47名參與去年所謂“民主派”初選人士,他們3月1日首次提訊,案件在3月2日繼續審理。

 

至於美英等國對香港執行《港區國安法》的干預與叫囂,相信中央與特區政府都不會給予理會。

 

台北被納入全國的交通規劃再受關注

 

近日,有關台灣標誌性水果菠蘿(台灣稱“鳳梨”)因衛生檢疫理由被大陸禁止進口的新聞引爆島內。島內某些政客以號召民眾人均多吃兩個為噱頭,進行民粹操弄。這顯然是自欺欺人。若水果能以某些人群多消費來解決的話,果農就不用發愁了,台灣就不用搞對外貿易了。在野國民黨一針見血地指出,事件反映民進黨的“新南向政策”破功;否則,島內水果就可廣銷南向18國了,還要嚴重依賴大陸市場嗎?


(海峽對岸的台北出現在“京津冀-粵港澳”這一交通主軸的佈局中)


在台灣果農苦惱時,大陸的網民卻從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大交通圖中,測算出台灣可能被統一的“時間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自出爐後就引起廣泛討論。其中,海峽對岸的台北出現在“京津冀-粵港澳”這一交通主軸的佈局當中。台北市所在的支線路徑為:阜陽經黃山、福州至台北。該《綱要》的規劃期是從2021至2035年,而遠景展望到本世紀中葉——網友們掐指一算,得出“快了”的結論。其實,相關規劃已經持續了十幾年時間,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的“紙上談兵”。在“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個兩會,大陸跨海到台灣的交通規劃如何一步一步地落實,相信與會的記者會很感興趣。

 

台灣水果被禁,《美國之音》解讀為中國大陸對台灣持續採取施壓的行動之一。其3月1日的節目稱,兩位美國共和黨眾議員重新提出曾經在上一屆國會提出的決議案,呼籲拜登政府拋棄陳舊的“一個中國政策”,與台灣恢復“正式外交”關係、支援台灣在國際組織的會員身份,並啟動與台灣的貿易協定談判。

 

無獨有偶,中國全國政協的機關報《中國政協報》2月28日強調:“法理台獨”成案之日,將是大陸全面啟動統一之時。針對的是民進黨有意再次啟動修憲。《人民政協報》在召開全國政協會議之前“放狠話”,顯然是要引發廣大政協委員及關注兩會媒體的討論與重視。

 

海南自貿港建設也是兩會焦點之一

 

由此可知,即使白宮寶座易主,“共和”“民主”換位,中美之間圍繞中國核心利益的博弈仍不會停止。別的不說,美國拜登政府要在科技領域圍堵中國,保持技術兩代以上優勢,除了團結盟友之外,台灣與香港是兩個節點。台灣是半導體產業的亞太區重鎮,汽車芯片不足,美國要仰仗台灣,可見一斑;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舉足輕重,大陸高科技企業對此也頗有依賴。華為過去依賴台機電,現在依賴聯發科等等。香港雖不是科技重點城市,可卻是紐倫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高科技的孵化離不開資金支持,起步中離不開風險投資,成長時離不開證券市場融資。香港港交所2020年IPO集資額世界排名第二,一直以來更是全球資金的集散地。



對中國而言,如果說中華民族的復興離不開幾個邊陲島嶼,香港、台灣、海南島等等,一點都不過分。香港、台灣不再贅述了。而海南不僅是南海的起點,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還是中國深藍海軍的起點,是中國海洋戰略的起點;更是新時代中國自貿港探索的起點。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點是四個特區的話;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的試點就是海南。海南自貿港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重頭戲之一,無疑也是本屆兩會的焦點話題之一。

 

 

(作者是香港資深媒體人)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